您的位置:首页 >民俗 >

从“编辑部的故事”到收藏大家 《背影》为你揭秘马未都

时间:2021-06-25 11:19: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收藏名家,马未都是如何创办出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他的人生经历又是什么样的?今日马未都是怎样练成的?或许我们可以在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马未都2021最新散文集《背影》中一窥秘密。

《背影》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但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二十五个人,二十五篇文章,马未都回忆与友人“遇见”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性灵。从文学编辑到收藏大家的过程中,马未都与各种人物结缘,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也成为他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

文学编辑爱逛琉璃厂 见心爱之物就“两眼发直”

如今马未都活跃在大众荧屏,传播收藏知识。但是鲜有人知道,并非专业出身的他,是凭着一腔热爱才走上了收藏之路。《背影》一书中记叙了他早年收藏的经历。

生于1955年的马未都,插过队下过乡,做过机车铣工。上世纪80年代,他调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做文学编辑,发掘了现今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家的小说。业余时间,他喜欢到琉璃厂淘宝。那时的古董店只有持外汇券的人才能进入,并不欢迎像马未都这样的人。他自嘲:“我年轻时瘦,给人印象不如胖人憨厚,加上遇事反应又快,估计别人看我像是心怀鬼胎。”

马未都对喜欢的东西总是怀有极大热情,并且坚持不懈。瓷器是他的至爱,“我一见就迈不开步,两眼发直,旁若无人。”现今很有名的瀚海拍卖公司,当时还叫韵古斋,里面的营业员大都是女士,为了接近喜爱的瓷器,马未都就和她们套近乎,以博好感,他也因此结识了韵古斋的创始人秦公。

文人的好面子成就了他 收藏的都是“原始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与朋友们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广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作品,而他在收藏方面也愈发不可收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向往新生活,对旧物和旧的生活方式失去兴趣,这也让马未都得以积攒下许多宝贝。

马未都一直秉持着收藏界的文化传统。“过去的文化中,文人卖东西是个耻辱,我收藏头二十年一件东西没卖过,觉得卖东西换钱是文人之羞,正是这种好面子‘救’了我。所以我的收藏都是‘原始股’,早已身价百倍。”

马未都在《背影》中自述早年经历:“我算不规矩的,东跑西颠,呼朋唤友,上九流下九流皆有朋友。”能与“三教九流”交往是一种能力,不仅意味着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

从不同的藏家身上,马未都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观,收藏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著名文物收藏家王世襄来说,收藏是玩;而对另一位收藏大佬王季迁来说,收藏是守。不同的性格最终造就了文物不同的命运。这也让马未都对收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写前辈大作家 还为李咏赵英俊写悼文

《背影》一书侧写了马未都的成长轨迹:有他的接生婆、林巧稚的高徒、全中国最权威的妇产科专家叶惠方;第一次发表小说受到作家刘绍棠的垂青,写信让马未都去聊天;年轻时在叶圣陶家书架上认识了翻译家傅雷,看到了他的译著《高老头》,还不小心弄丢了这本傅雷题签给叶圣陶的签名书。

马未都在书中追忆了自己的父亲。马未都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马丹林,一个胶东半岛盐碱地的农家子弟,十几岁参加革命,从指导员、教导员到政委,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大大小小多场战役。马未都写“父亲开朗,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永远是乐呵呵的,连战争的残酷都以轻松的口吻叙述,从不渲染。”

这样的人生态度影响着马未都的成长,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品质,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坚强与乐观,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打成一片。作为重要的亲人,马未都也特意将父亲的一篇《镆铘岛人》放在开篇位置,就是为了纪念父亲的教导。扉页照片摄于马丹林在解放战争行进途中,因为行军很累,正脱下鞋子休息。照片上的这个青年不见疲累之态,却是松弛有度,个性使然。

马未都这样介绍新书的缘起:“2008年,我为我爹写了悼文,从那天起,我发现悼文是有人看的。跟我有交集的人去世了,或多或少,哪怕只有一次交集,我就会为他写一篇,十几年来,积累到今天写了40多篇,《背影》收录了25篇。明年会再出一本。我写过李咏,赵英俊……有的名人,你一看就知道是谁,有的人你却不一定知道。”马未都说他要写够一百个人,为所处的时代画像。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编辑:陈海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