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间艺术家“痴迷”闽剧 数百件藏品诉深情
中新网福州7月14日电 (叶秋云)头饰、服装、戏箱、剧本……14日,抬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数百件藏品诉说着民间艺术家欧成斌对闽剧的“痴迷”与执着。
拿起落灰的头饰,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欧成斌小心翼翼地将头饰放回原处。皱纹、白头发,岁月在年过古稀的欧成斌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对闽剧的“痴情”丝毫未减。
欧成斌(左)和徒弟谢金钗正在整理演出服装。吕明 摄8岁入读福州市艺术学校专攻闽剧,10岁进入福州市红旗闽剧团,40岁重新组建郊区闽剧团(后改为:晋安区闽剧团)……今年已过了71周岁,他仍奋战在闽剧发展的第一线,担任晋安区闽剧团团长。
从艺60余年,欧成斌把自己培养成能导、能演、能创作的多面手。他说,生活里少不了闽剧,也离不开。
图为展出的头饰。吕明 摄把闽剧送到社区、乡村,送到老百姓眼前,是欧成斌一直在做的。据他介绍,闽剧团经常到各地进行惠民演出,去年,晋安区闽剧团和晋安区芙蓉闽剧团上北峰、进社区,演出了100多场。
2019年,在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文化中心内,“福州市晋安区城乡社区大舞台”的首场演出在此举行。欧成斌带着村民学习闽剧表演,首演剧目演的是村里事,演员是村里人,受到大众喜爱。
图为:闽剧展示馆里的收藏品。吕明 摄在排练的过程中,他找到了闽剧传承的新思路。2020年,欧成斌牵头把“福州市晋安区城乡社区大舞台”后台改造成晋安区非遗(闽剧)展示馆,200多张资料图片、450多件文献资料和实物在此诉说几十年来跟着欧成斌“走南闯北”的故事。
欧成斌表示,本身就是学艺出身,对于闽剧是忘不了,也放不下,办这个馆是毕生的愿望,也是几十年来的积累和沉淀。
图为闽剧展示馆里的收藏品。吕明 摄为了这份痴情,他自掏腰包为展示馆搜集闽剧的服装、道具、舞美设备、曲谱戏本等。欧成斌的徒弟、晋安区芙蓉闽剧团副团长谢金钗受其影响颇深。她透露,老师淘不到旧的戏箱,就花钱做了几个仿古的,为了省下油漆工匠的钱,她便主动帮忙上漆。
说起老师的一腔热血和痴情,谢金钗眼含热泪。她表示,把展示馆开起来,不仅是老师闽剧生涯的一个记录,更是督促后人要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欧成斌(左)正在指导徒弟谢金钗。吕明 摄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州方言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在福州举行。值此盛会即将到来之际,欧成斌感慨,闽剧传承现在面临着演员后继无人、观众断层等问题。在他看来,闽剧艺术的保护传承,还需创新创意加持。
图为欧成斌正在介绍闽剧展示馆里的收藏品。去年,他创作的闽剧《垃圾房风波》《最美晋安人》,以生动诙谐的方式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令人耳目一新,演出大受好评。此外,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题材,也被他写入闽剧小戏中。据悉,他排练的现代题材闽剧有20余部。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于6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这部法规将上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对于闽剧保护,法规明确规定财政要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欧成斌表示,《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出台,相信对闽剧的保护和传承将有很大的助益。(完)
【编辑:李骏】-
迎世遗大会 经典闽剧《林则徐与王鼎》福州展演
2021-07-13 -
《文澜阁四库全书》“重返”贵阳
2021-07-10 -
迎世遗大会 福州百余工匠培训增强古建技艺
2021-07-10 -
山东百年考古成就实证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
2021-07-07 -
祁连山下“阿柔逗曲”传承人:用羊粪蛋记录的“财富”不能丢
2021-07-07 -
广西巴马祭祀瑶族始祖“密洛陀” 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2021-07-04 -
红色题材现代闽剧《杜鹃山》福州复排首演
2021-06-24 -
107岁马识途书法展在家乡重庆开展
2021-06-20 -
以客家女为题材的电影《为你红》在广东惠州开机
2021-06-19 -
广西东兴发现侏罗纪晚期恐龙化石
2021-06-18 -
著名毛体书法家安想珍向赣深高铁一线工人赠送百幅作品
2021-06-17 -
《道德经》缘何广受外国人追捧?专家学者解读
2021-06-17 -
著名毛体书法家安想珍向赣深高铁一线工人赠送百幅作品
2021-06-17 -
福州开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再现“非遗”佾舞
2021-06-17 -
视听盛宴 西藏举行非遗展演系列活动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