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梅派传人“线上梨园”圈粉:冀年轻人感受国粹之美
中新网银川4月24日电 题:“90后”梅派传人“线上梨园”圈粉:冀年轻人感受国粹之美
中新网记者 杨迪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小红娘你就能见到她……”直播间内,“90后”京剧演员郭雨昂手持折扇,一曲《红娘》余音绕梁,将观众带入京剧的世界。
“清脆的声音,唱得真好听”“我想我以后会越来越喜欢听戏”……不少观众在评论区表达着对京剧的喜爱。2年多时间在直播平台圈粉逾20万,梅派第三代传人郭雨昂在网络上搭建的“线上梨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国粹的魅力。
郭雨昂出生于宁夏银川,自幼受资深“票友”太奶奶的耳濡目染,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12岁时,郭雨昂进入专业戏校,开始系统学习京剧。2017年,正在北京戏曲学院就读的郭雨昂拜入梅派名家张南云门下,成为梅兰芳第三代传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戏曲行业受到冲击,不少线下演出取消、延期,郭雨昂也面临着“无戏可演”的窘境。此时,郭雨昂与直播结缘,开始尝试在线上“云唱戏”。

直播效果非常好,1个月后,郭雨昂每次直播都有数千人在线观看。最令他意外的是,直播间的观众里有一大批都是年轻人。
郭雨昂发现,年轻人或许并不是对京剧“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缺少了解”。为此,他会在直播中介绍一些通俗易懂的京剧知识,唱完一段京剧选段后,还会用白话讲述唱段的含义,让年轻观众“听懂”京剧。
“慢慢地我的直播间里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不少观众会给我留言说,看了我在直播间的表演后,他们会主动走进剧场观看京剧。”郭雨昂说,线上的交流拉近了戏曲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观众的看法、感受都可以展示在评论区,表演者可以与其实时互动。
“直播的时候观众会把我所唱的字幕整理出来打在屏幕上,真的很温馨。”一个小小的直播间,将来自天南海北的京剧爱好者跨越空间连结在一起,“有段时间我因为太忙一个多月没直播,不少观众去评论区问我什么时候再直播,让我特别感动。”郭雨昂笑言。
“如今,我的许多同学、同行也开始主动参与到直播中,在线上传播戏曲文化。”如郭雨昂所言,网络给了戏曲演员新的舞台,《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曲艺类主播平均每天开播3719场,收入同比增长232%。
谈及未来,郭雨昂表示,他将把更多的京剧剧目整理编辑,在线上传播、弘扬,“我觉得京剧就应该像舞蹈、相声等表演形式一样,有一天能够引领年轻人的潮流。”(完)
【编辑:王禹】-
河北民间匠人用五谷杂粮绘出大千世界
2022-04-23 -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用好直播打赏等利于戏曲传播的工具
2022-04-23 -
曹禺剧场再上《日出》全新视角重现经典
2022-04-22 -
北京人艺上演纪念版《蔡文姬》“跨代”组合回望经典
2022-04-21 -
江苏省淮剧团表演艺术家陈澄:戏曲通过直播打开“流量密码”,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走进剧场
2022-04-21 -
大连京剧院青年表演艺术家凌珂:直播间是“第二剧场” 精雕细琢才能向观众展示
2022-04-20 -
青年豫剧演员韩鹏飞:直播打赏是观众认可 用打赏收入精进戏曲技艺
2022-04-20 -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推进优质戏曲资源在直播平台获得应有经济效益
2022-04-20 -
山西省晋剧院艺术总监栗桂莲:直播让新观众了解古老戏曲,点赞打赏是掌声鼓励
2022-04-20 -
双幕喜剧《高级病房》实力演绎嬉笑与讽刺
2022-04-20 -
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用“解剖式”直播讲解戏曲美学
2022-04-20 -
《清音雅韵》侯宇京剧老旦唱片在京首发
2022-04-19 -
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2022年公益演出启幕
2022-04-18 -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 线上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2-04-18 -
愁人!电影市场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