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靠什么圈住“年轻粉”
红色经典靠什么圈住“年轻粉”
“一听黄河大合唱DNA就动了。”近期,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掀起收视热潮。节目通过青年演员与老一辈艺术家对话的形式追问历史,重温经典。节目中既有从1939年至今不同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演奏画面,又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直播开国大典》等精彩片段,观众坐在家里就能欣赏到“文艺国家队”打造的顶级视听盛宴。节目开播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榜30余次,引发网友热议。
红色经典为何能让年轻观众动情走心?首先,这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密不可分。就像“国潮”流行一样,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国家的认同感推动了红色文化再掀热潮。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让“90后”“00后”成为红色文化的“新粉”。此外,年轻人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不再只是单纯娱乐,更看重艺术熏陶、精神满足和审美提升。用舞蹈、交响乐等艺术形式演绎红色经典,满足了年轻人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其次,以匠心打磨经典保证了作品较高的艺术水准。当代年轻人需要更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3年演出400场,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每一个舞蹈动作都经过仔细揣摩,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通过缜密的管理运营和舞台监督制度,确保“百场如一”的高品质演出,发挥了现象级剧目的文化引领作用。红色经典既要传承更要创新。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通过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改变过去“红色经典”单一的类型化面貌,让舞台艺术更加丰富饱满,打开了红色经典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黄河大合唱》之所以历经80多年依然常演常新、经久不衰,也离不开艺术家的突破和创新。
近年来,以红色文化为内核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好戏连台,既叫好又叫座,也成就了新的文艺经典。不只演出、影视创作热衷“红”中取材,红色景点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这说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只要坚守崇高的艺术理想,本着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对观众负责的敬业精神去诠释“经典”,就一定能找到令观众动情走心的密码。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更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当下,“红色经典”作为独特IP资源迎来了市场“井喷”,其商业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艺术创作需要考量的因素。应该明确,对红色IP的再创作和深入挖掘需要尊重原作的完整性和严肃性,绝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流量和票房,扭曲原著和史实,将作品过度戏说和泛化。红色经典再创作只有把握好文艺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才能立得住,走得远,留得下。 【编辑:刘星辰】
-
海南将构建“三极一带一区”文化强省发展新格局
2022-05-28 -
文创出圈,见证“博物馆的力量”
2022-05-27 -
艺术体验游 寻找身边的诗意
2022-05-27 -
追寻宋韵的历史深致
2022-05-26 -
山东政协委员支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2-05-24 -
艺术赋能新时代 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月开启缤纷文化盛宴
2022-05-23 -
让乡土文化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22 -
当二十四节气遇见创意设计
2022-05-22 -
“丝路文化国际传播交流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2022-05-21 -
湖南省第十一届网络文化节启幕 打造湖湘网络文化嘉年华
2022-05-19 -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线上直播 揭秘四大“神秘文物”
2022-05-19 -
长篇小说《时代荣光》刻画陈嘉庚等爱国侨领再现闽南红色画卷
2022-05-19 -
中国七省区200余件文物掀开“五凉”神秘面纱
2022-05-19 -
“玉见敖汉——敖汉旗出土玉器精品展”亮相三星堆博物馆
2022-05-18 -
中国首个黄河文化主题云展览上线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