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与咖啡发生反应 人文社推出自营咖啡店“朝花夕拾”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青灰色的石砖衬着白色的招牌,招牌上“朝花夕拾”四个深红色花体字透着文雅气息,朝东的茶色玻璃门窗映着太阳,门旁是铁质的“朝内166”地址牌。这,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自营咖啡店“朝花夕拾”。
咖啡店全名是“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店里面积不大却意涵深刻。在这里,美式咖啡被命名为“老人与海”,美式咖啡极简的配方与海明威朴实直白的语言风格不谋而合;还有定名“威尼斯商人”的海盐拿铁,名为“神曲目录”的espresso……顾客点单的瞬间也收获了与中外文豪和经典名著的共鸣,成就文学爱好者们灵光相撞的瞬间。
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出品的咖啡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25日晚,人文社特邀主持人陈鲁豫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文铮在店内展开“文学+咖啡”的文化漫谈。
文铮是意大利语言文学教授、著名译者,也是一名资深咖啡爱好者,他从espresso的语意谈起,讲述这种咖啡的兴起与20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与随后流行于俄、法、英、德等国的未来主义文学艺术流派有着紧密联系,“人们开始对未来有向往,对速度、对机器、对机械有向往,所以大家想着如果坐espresso快车,喝着espresso的咖啡,再读espresso的快报,我们就可以一起迈向未来。”
谈到巴尔扎克,陈鲁豫分享“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话其实找不到可靠出处,最初很有可能来源于有关奥地利作家彼得·阿尔滕贝格的相关评价“他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主持人陈鲁豫(右)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文铮(左)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两位嘉宾分享了国内外很多与文学结缘的咖啡馆,比如歌德、安徒生、波德莱尔、拜伦、易卜生等文豪,都曾到访过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位于罗马古希腊的咖啡馆;波伏瓦、萨特等文学巨匠青睐巴黎花神咖啡馆;圣彼得堡文学咖啡馆因普希金而闻名于世;三毛、白先勇等文化名人则经常光顾台北明星咖啡馆;鲁迅、丁玲、夏衍、田汉等作家常去上海公啡咖啡馆等等。
谈到这里,文铮现场解答了很多读者关心的一个问题——鲁迅究竟喝不喝咖啡?“鲁迅说自己不喝咖啡也是一桩公案,(当时)有人拿鲁迅做广告……鲁迅看到这个就不爽,说我不能跟你们做广告,还专门为这写了一篇杂文……他说不喝咖啡,只是表达他的一种态度,而不是他的生活方式,其实鲁迅该喝咖啡还是要喝……但是他绝对不会去当时法租界的霞飞路的咖啡馆,他要去四川北路的公啡咖啡馆……所以,咖啡不是不能喝,是要看跟谁喝。”
除了咖啡,“朝花夕拾”现场还展陈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创产品。作为人文社的自有文创品牌,“人文之宝”目前在图书、艺术品、日用家居、文化收藏、数字藏品等领域均有布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表示,作为国家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版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创新,更会成为一种趋势。身处百花齐放的文创2.0时代,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的孵化落地,将借助人文社巨大的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带动出版行业的创新与文创产业的发展。(完)
【编辑:卞立群】-
茶与咖啡互鉴 打造中西文化融汇桥梁
2022-05-23 -
显微镜下的文化史:茶馆·居酒屋·咖啡馆
2022-02-12 -
趣话喝咖啡
2021-12-04 -
走进多民族聚居地云南普洱—— 咖啡、百香果与宾弄赛嗨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