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首任馆长:致力打造国家一级博物馆和5A级风景区
中新网扬州6月13日电 (崔佳明 杨颜慈)“我一直在南京博物院从事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现在成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我觉得任重而道远。”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首任馆长郑晶13日在扬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未来发展时表示,这里不仅是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也是旅游目的地,“在未来的1到2年内,让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年游客的参观量达到150万人次,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5A级风景区。”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再现了城镇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也呈现了运河人家的美好生活。崔佳明 摄定于本月16日正式开馆迎客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扬州负责场馆建设,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和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总占地约200亩,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以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主要包括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个部分。
展出的陵口石刻(复制)。崔佳明 摄“新唐风建筑不是复古建筑,而是抽象概括传统唐代建筑风格之后,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特色的现代建筑。”博物馆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说,观众登上大运塔可以俯瞰古运河水工智慧--“三湾抵一坝”的历史景观;同时,大运塔与北面的文峰塔、南面的高旻寺天中塔在空间上相互因借,三塔好像三颗珍珠,构成了“三塔连一线”和“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展出文物,东周的铜编钟。崔佳明 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置“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国智慧,可以说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展出的文物展品。崔佳明 摄说到展陈文物,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至目前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其中,令他最自豪的,当属“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中的古汴河河道剖面。古汴河河道剖面长25.7米,高8米,占据了一面大墙,上面弯弯曲曲、高低错落地画着勾线。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的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是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最巨型的文物。观者从勾线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从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化堆积和河道变化情况。在龚良的眼中,这段河道见证着大运河的变迁,承载着大运河发展的记忆,它最有资格成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馆之宝”。
镇江铁瓮城出土的清代石铺路。崔佳明 摄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可以看到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宗教信仰、饮食风物、戏曲诗词、舟船样式、市井生活,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等。可以说,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是开启一场穿越唐、宋、元、明、清的时空之旅。
展出现代的龙骨水车。崔佳明 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定位为展示全流城、全时段、全方位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其展览以大运河历史变迁为时间轴,空间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龚良表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体现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闸释运河文化和生动展现美好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完)
【编辑:郭梦媛】-
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2021-06-17 -
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考古合作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1-06-17 -
权威快报|四千多项非遗展示活动邀你共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1-06-17 -
《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讲好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2021-06-17 -
“网文出海”热度不减 海外输出万余部作品
2021-06-17 -
探访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万件藏品展现文化公园中的博物馆
2021-06-17 -
墨韵八方——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名家联合巡展(哈尔滨站)开展
2021-06-17 -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行
2021-06-17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
2021-06-17 -
电影《1921》将映 全景式呈现建党伟业
2021-06-17 -
大运河城市广播联盟成立 讲好大运河故事
2021-06-17 -
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
2021-06-17 -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启动 “城叠城”之谜有望揭示
2021-06-17 -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揭晓 《山海情》获最佳中国电视剧奖
2021-06-17 -
【徽喜鹊漫评】感受火热端午游背后的大时代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