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面团捏出“大千世界” 甘肃成州面塑保留“童年记忆”
中新网兰州9月6日电 (王牧雨 高展)水浒一百单八将、西游记师徒四人、八仙过海、四大天王、杜甫、关公……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神话历史人物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出现在甘肃陇南市成县高旗村成州面塑馆。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就是面塑小人,有好多我现在还保存着。”成州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安秋平说。
我国面塑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的场景。在成县,当地人一直有制作面塑的习俗,他们师从父辈,一代代相沿传承至今。
中新社记者(右)现场体验面塑制作过程。陈争强 摄制作面塑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面粉以及防腐剂和色素。经过面塑手艺人捏、搓、揉、擀、掀并借助工具切、刻、划、点、压,一个个生动形象、神态各异的面塑人物和场景就被塑造出来,并能长期保存。
1980年出生在成县城关镇高旗村的安秋平,打小就跟着当时专门从事面塑的爷爷安世堂学习面塑。安秋平回忆说,在他小时候,每天都会跟着爷爷在校门口或者庙会门口摆摊卖面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小人深受大人小孩们的喜欢。久而久之,耳濡目染的安秋平也陷入到了面塑里的“童话世界”。
图为安秋平正在创作代表陇南文县民俗的《白马人》作品。高展 摄初中毕业后,一门心思想继承家传面塑手艺的安秋平,进入成县职业中专烹饪班学习。他在面塑的选料、上色和人物比例、塑形等方面虚心求教,并继承父辈面塑传统技艺,博取众长,吸纳和融会贯通,努力提高自己面塑制作水平。走上社会后,他遍访全国面塑名家和各流派大师,学习他们的独到之处。
他一边学习一边不断摸索,既保持和遵循传统面塑技艺的色彩艳丽、朴实自然,造型生动逼真,不失民间手工艺本性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美学前卫大胆的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塑风格,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如今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曾经是当地孩子们唯一玩具的面塑小人现在也被市面上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的各种玩具取代。成州面塑制作过程繁琐、耗时长、经济收入低下的现实,让村里大多数面塑手艺人放弃面塑制作外出打工,只剩下安秋平一人还在坚持。
安秋平对面塑制作乐此不疲。他说:“成州面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以此为生,我又是成州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到我这里不能因为不赚钱就放弃,不仅要保护好它,还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安秋平是成州面塑第五代传承人,也是当地唯一坚守面塑制作的人。高展 摄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10月,成州面塑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近期,安秋平招收了好几个弟子学习面塑技艺。在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安秋平也将自己的面塑手艺带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他积极参与非遗展演活动,以期传承和推介面塑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将“童年记忆”一直保存下去。(完)
【编辑:姜雨薇】-
“快手”面塑艺人于启全的非遗梦——让“小玩意”走上国际大舞台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