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外,科普还能怎么“普”?
短视频外,科普还能怎么“普”?
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火了、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圈粉”、物理“吴姥姥”走红……各大短视频平台正掀起一股科普热,不少教授、专家化身科普主播,激发网友探索科学的热情。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可提升科学素养。一些反科学、伪科学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恰是因为部分人科学素养的缺失。于国,可助力科技人才培养。唯有把科普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进而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科技创新大军才不会后继乏人。
全社会对科普重要性的认识日渐加深,也是科普短视频不断“圈粉”的重要原因。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科普达人,不仅有像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物理“吴姥姥”这样的“大咖”,还有科研人员、中学老师以及热爱科学的普通人等。尽管他们背景不一,但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让高深的科学变得“好玩”,并通过有效的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如物理“吴姥姥”,会将鸡蛋、晾衣架、硬币等生活用品变成实验器材;再如“模型师老原儿”宁原,则擅长通过手工制作的逼真模型来呈现科学原理。他们拉近了寻常百姓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不断点燃其科学热情,促使其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不断升级,而这股持续高涨的热情又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科普……
如何将这种良性循环持续推动下去?除了短视频,科普还能怎么“普”?关键在于一个“细”字。要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人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定制”科普方案。如针对老年人群体,现阶段老年人更喜欢通过现场交流的方式接收新知识,那就不妨多开辟线下渠道,如邀请更多科学工作者走进社区老年大学,传授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再如针对青少年群体,他们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但他们也很注重现实场景的互动式体验,这意味着除了线上科普外,还要将科学“大咖”请进校园,并让各类科技场馆更加“好玩”,让青少年真实地感受科学之美。如此针对不同人群构建更为立体、多元的科普渠道,不仅能够有效化解科普短视频可能带来的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也能将科学知识融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 (胡俊) 【编辑:罗攀】
-
短视频外,科普还能怎么“普”?
2022-01-12 -
国家广电总局:已持续清理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万条
2022-01-12 -
新版《现代神经外科学》面世 融入中国知名神经外科中心70载探索
2022-01-08 -
新版《现代神经外科学》面世 融入中国知名神经外科中心70载探索
2022-01-08 -
平台调查显示:2021年视频知识付费频道观看人数增长明显
2021-12-26 -
平台调查显示:2021年视频知识付费频道观看人数增长明显
2021-12-25 -
三联书店推出年度十大好书 坚守出版业“把关人”传统
2021-12-25 -
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开幕 线上线下推出46场学术报告
2021-12-19 -
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开幕 线上线下推出46场学术报告
2021-12-19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利用短视频传播非遗不能止步于“猎奇”和“带货”
2021-12-14 -
丰子恺女儿丰一吟逝世 享年92岁
2021-12-12 -
我国科学家初步绘就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