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咖”畅谈文化创新发展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杜燕 徐婧)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首届北京文化论坛25日在京开幕。论坛期间,文艺“大咖”们畅谈在创新中如何反映时代并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用艺术呈现发展的新气象。
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性主题,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本届论坛以“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举办开幕式暨主论坛、四个分论坛、现场观摩等活动。
张艺谋:三个关键词谈创作文艺精品
如何创作出文艺精品?电影导演、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给出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文化自信。”他说,只有拥有文化自信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文化创新必不可少。“凡事都要创新。”张艺谋称,自己推崇创新精神,因为只有创新才能让民众看到新变化、新面貌,作品才能呈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吸引人。
再次,文艺精品要反映时代和反映人民。“我们常说,艺术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所以反映时代和反映人民是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张艺谋说。
当被问及如果拍摄一部关于北京的电影会选择何种题材时,张艺谋表示,最想拍关于北京年轻人生活的电影,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故事以及对于未来的向往。
范迪安:科技促进艺术的发展
北京冬奥会展示了中国味、北京韵。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会徽“冬梦”“飞跃”以及奖牌“同心”等出自中央美术学院团队的设计,以中国式美学惊艳世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带给全世界的不仅是体育竞技与友谊,更传播了中国文化、首都文化的魅力。美术设计者在借鉴世界艺术优长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他提到,北京作为首都,有强大的科技基础为文化发展作支撑。这些年来,无论是在舞台艺术、电视传播,还是在美术门类创作中,科技都对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谈到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他表示,要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立足于北京,就是要用艺术来呈现首都发展的崭新气象,并着眼于满足民众对文化的需求。
濮存昕:用艺术的方式呈现生活
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演员濮存昕认为,在文化建设中,要放眼看世界,在文化交流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建院已有70年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观众奉献了诸多充满京味的经典剧目。濮存昕表示:“乡音里有乡情,亦有乡愁。”所谓京味戏,就是把北京人特有的民间生活用艺术方式呈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北京人艺的京味戏受到民众欢迎,是因为这是从北京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戏,观众愿意听这口“京腔”,也愿意看戏中展现出的北京人情。
梁晓声:勿忘文学艺术“以文化人”作用
今年73岁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刚刚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父父子子》。回顾文学创作历程,他说,经典作品往往不约而同地不仅写了人在某种情况下是怎样的,还写出了人应该怎样的。正是通过文学作品不断强调人在现实中到底应该怎样,人类才会进步。
他认为,在特殊的年代,文学可以是投枪、是号角,在和平建设时期它归于寻常态。这寻常态中就含有文艺让人们欣赏和娱乐的作用,不要忘记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的“以文化人”的作用。
北京近年来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令梁晓声感受最为深刻的是“书香北京”的建设。他在生活中发现,北京努力做到“15分钟阅读圈”,很多图书馆还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建议人们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多读书。(完)
【编辑:岳川】-
北京文化论坛特设三条观摩路线
2022-07-26 -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利用北京文化资源 讲好更多中国故事
2022-07-26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10月1日起实施 明确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2022-07-25 -
以史为“根”传承非遗记忆
2022-07-25 -
周末北京演出市场迎来井喷式爆发
2022-07-25 -
东西问 | 短评:北京何以迈向“世界文脉标志”?
2022-07-25 -
来趟“城市考古”游
2022-07-25 -
演员张光北:北京是全国创作环境最好的地方
2022-07-25 -
张大千、徐悲鸿、安迪·沃霍尔等大师代表作亮相北京华艺2022春拍
2022-07-24 -
“遗”脉相承 中轴非遗走进商圈等推动活态传承
2022-07-24 -
【文明之美看东方】文明的坐标 | 周口店探“猿”
2022-07-23 -
上半年居民收支榜出炉!挣最多和花最多的都是北京
2022-07-23 -
簋街三代人烟火人生引起共鸣
2022-07-23 -
2022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项目征集正式启动
2022-07-22 -
首届北京动画周8月开幕 展示中国动画百年成就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