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艺人”郝立新:曾将手艺传进故宫 愿把技术传给每一位爱好者
中新网沧州9月9日电 (记者 王天译)“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瓷器活’,指的就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手艺——锔瓷。”9日上午,曾将锔瓷手艺传进故宫的河北省任丘市“锔瓷艺人”郝立新告诉中新网记者,锔瓷就是将破碎的瓷器修复,达到重新使用的目的,是我国古代民间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郝立新在用他爷爷留下的锔瓷工具修复一个晚清瓷盘。王天译 摄在任丘市文化馆的非遗展厅,郝立新向记者展示了一套锔瓷艺人的“家当”:一条扁担挑着两个木盒,里面装着小板凳、炭火盆、金刚钻、锔弓、锔钉和各种锔瓷工具,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件。
郝立新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爷爷就是挑着这副扁担,一路从任丘市走到了内蒙古的太仆寺旗。“我小时候,就跟着爷爷走街串巷,无论是破碎的碗、盆、盘,还是大缸、花瓶等,只要是陶瓷制品,爷爷都能修复如初。”郝立新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锔瓷这门手艺,让陶瓷制品发挥出了它们最大的价值。
郝立新向中新网记者展示经过锔瓷修复过的晚清瓷盘。王天译 摄用麻绳将一个摔成两半的晚清瓷盘紧紧地绑在一起,选一个大小合适的金刚钻,在锔弓带动下,金刚钻飞速旋转,很快在瓷盘上打出两个小孔,将铜丝做成一枚柳叶形状的锔钉,两端分别嵌入孔内,然后用小铁锤在瓷盘上轻敲几下,锔钉就装好了。
“小孔虽深,但绝不能打通,要保证瓷器内壁的光滑完整,这一点全凭感觉。”郝立新说,直径约20公分的瓷盘,锔上5枚锔钉,就可以恢复瓷盘的使用属性,从瓷盘内壁看,仅留下一条细微的裂缝。
郝立新和耿宝昌先生、纪东歌女士在故宫合影。受访者供图据郝立新介绍,古代锔瓷艺人一般使用的都是铁质锔钉,为了防止锔钉生锈导致修复的瓷器寿命变短,他们还会将鸡蛋液与生石灰混合后,涂抹在锔钉上,起到防腐作用。
郝立新说,中国锔瓷手艺源远流长,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制品上,就有很多打穿孔后用麻绳等物品捆绑的痕迹,这是锔瓷的最早体现。但由于锔瓷一直属于民间手工艺,古代文献中很少体现,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关锔瓷的记录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
郝立新告诉中新网记者,由于古代烧制陶瓷制品的温度较低,陶瓷制品硬度不太高,一般铁钻就可以,但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演化,陶瓷制品硬度越来越大,这时候,传统铁钻就不行了,需要使用金刚钻。“所谓金刚钻,就是在铁钻的钻头上安装一块金刚石”。
郝立新说,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祖辈流传下来的锔瓷手艺,到他这一代成了一种爱好。他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各种古瓷器,然后一点点修复起来。“2016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和故宫博物院专家王光尧聊天,他说故宫藏有不少带锔钉的陶瓷器,希望在保护修复这些文物时能‘修旧如旧’,保留传统锔瓷工艺痕迹,我说我会啊。”郝立新说,他随后向故宫的专家们演示了传统锔瓷手艺,并在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的见证下,向故宫博物院陶瓷修复师纪东歌传授锔瓷手艺。
“我们在保护修复陶瓷文物的过程中也会研究古代陶瓷器的修复工艺,这是物质文化、社会民俗和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原传统工艺不仅可以研究和传承这个技术本身,还能帮助我了解更多历史信息,古人如何使用和珍惜这些器物,在历史演进中起到什么作用等等。”纪东歌说。
“锔瓷手艺在古代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都是父子相传,一代代延续。中国作为瓷器的发源地,与之伴生的锔瓷手艺不应该失传,只要有人喜欢,我会无偿地把这门手艺传给大家。”郝立新说。(完)
【编辑:李玉素】-
2022年福寿版《故宫日历》携手黑科技全新亮相
2021-09-08 -
七旬木版水印师复制张大千徐悲鸿名作 精雕细琢传写意古韵
2021-09-07 -
国潮风、高科技……2022年《故宫日历》全新亮相迎接下一个十二年
2021-09-06 -
《采薇图》《听琴图》等精品亮相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
2021-09-01 -
“Z世代”非遗手艺人的“倔强”:创新的前提是“守旧”
2021-08-22 -
你心目中的中国名片,是什么?
2021-08-11 -
沈阳故宫文创“火”热今夏 圈粉年轻人打卡
2021-08-10 -
清玉器精品展在河北承德开幕 展现清代宫廷玉器之美
2021-07-31 -
兰州艺人0.2毫米蛋壳上雕“甘肃风景”:引众了解丝路文化
2021-07-30 -
暑期故宫门票一票难求!“数字故宫”助力线上深度游
2021-07-22 -
“网红院长”单霁翔:复制的文创产品没有生命力
2021-07-19 -
故宫博物院探索“零废弃游览”新模式
2021-07-14 -
沈阳故宫将依托馆藏资源建设专题馆 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2021-07-13 -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精品集中亮相嘉德艺术中心
2021-07-10 -
故宫博物院携手良业科技集团合作宫灯文物修复展示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