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三五”期间完成古籍普查 全面摸清古籍“家底”
中新网重庆10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前提。记者14日从重庆图书馆获悉,“十三五”期间,重庆市第一阶段古籍普查工作圆满收官,该市所有已知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部完成并出版,全面摸清了地方古籍收藏状况与数量,为下一步科学管理、开发与保护古籍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前,由重庆图书馆牵头、重庆市42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编写的《阅读重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报告》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编撰历时1年半,共计16万字,首次对重庆市“十三五”期间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
记者通过书中“古籍和特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章节获悉,重庆市较早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如2014年便出版《重庆市三十三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2017年,《重庆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3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套书收录古籍数据23000余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
在进行古籍普查登记的基础上,2016年重庆图书馆启动了碑帖整理工作。2018年,重庆图书馆初步完成馆藏4000余种碑帖拓本的普查登记,并即将出版《重庆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碑帖卷》,成为全国第一家出版馆藏碑帖普查目录的公共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重庆图书馆将已出版的古籍普查数据23326条导入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逐步实现古籍普查成果的电子检索,更好地方便读者查阅古籍。
在古籍修复方面,2016年至今,重庆图书馆完成了《妙华莲花经》《清殿试卷》《米芾词堂贴》等63部89册/件古籍的修复,对民国时期文献、书画方面的修复也小有建树。为了提高技艺水平,重庆图书馆每年邀请古籍修复专家赵嘉福到渝指导古籍修复、碑刻传拓、碑帖书画装裱等工作,同时对当地公共图书馆、重庆大学、华岩寺等古籍收藏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完) 【编辑:陈文韬】
-
让“流浪”的古籍回家 天一阁启动流散书籍访归工程
2021-10-13 -
求索与奋进:百年典籍里的近代中国对外经贸史
2021-10-06 -
台湾抗战老兵后代赴渝重温抗战史:让共同记忆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
2021-09-30 -
三峡库区“库心之心”生态蝶变 发现考古遗迹200余处
2021-09-28 -
重庆办齐白石画展 深度呈现齐白石抗战时期巴蜀行
2021-09-18 -
80余件“荔枝”展品亮相重庆 文化宴带着科普味
2021-09-16 -
走近彝族古籍修复师:修书亦修心 救书如续命
2021-09-12 -
古籍修复: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 学技艺更是学做人
2021-09-10 -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 新疆古籍修复师为古书“续命”
2021-09-01 -
川渝首个古生物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揭牌
2021-08-19 -
重庆“洋女婿”写下“中国日记”:文字架起交流桥梁
2021-08-18 -
领略巴蜀文化魅力 感受成渝双城脉动
2021-08-08 -
探访古籍修复师:用匠心“医治”古籍在残卷中“复活”文明记忆
2021-08-07 -
人文城市纪录片《重庆攀登》首映 43分钟展现城市面貌更新
2021-08-05 -
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手艺不能从我这里断掉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