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普查新发现《乾隆御定石经》等一批珍贵文献
全国古籍普查新发现《乾隆御定石经》等一批珍贵文献
新华社武汉12月9日电(记者喻珮)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日前在武汉召开,会上公布,“十三五”时期,我国古籍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古籍数字化成果丰硕,全国古籍普查完成270余万部另1.8万函,新发现《乾隆御定石经》、明初拓本《汝帖》、宋刻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等一批珍贵文献。
根据会上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主要进展》,“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资源分布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全国古籍普查完成270余万部另1.8万函。共2861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占预计存藏机构总数的96%以上。
记者了解到,通过普查,新发现一批珍贵古籍,如孔子博物馆藏《乾隆御定石经》,为2019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举办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时的新发现,确定为清乾隆初拓本,自嘉庆元年赏赐孔府后,保存至今;重庆图书馆藏明初拓本《汝帖》等,亦为碑帖普查编目中的重大发现;上海图书馆在古籍普查时发现的宋刻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可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藏本合璧。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介绍,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古籍修复工作,设立清宫“天禄琳琅”、迪庆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山西宋辽金元珍贵古籍等一批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39家古籍收藏单位一起公布古籍,目前我国公布的数字化古籍相当于20部《四库全书》的量。”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取得了很大进展,依托国家图书馆丰富馆藏,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极大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古籍资源的利用需求。 【编辑:岳川】
-
缩微工作成古籍保护重要方式 累计抢救文献约20万种
2021-11-29 -
缂丝成古装剧“主角”,这项非遗为什么比黄金还贵
2021-11-23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2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1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1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1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1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0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0 -
让古籍“活起来”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2021-11-20 -
四川:一群守护古籍的“妙手书医”让古籍“活起来”
2021-11-16 -
长沙最年长古籍修复师 半世纪修书“复活”历史
2021-11-14 -
63部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入藏国家图书馆
2021-10-25 -
2021天府书展在蓉启幕:80余万种图书亮相 新书古籍“交相辉映”
2021-10-15 -
重庆“十三五”期间完成古籍普查 全面摸清古籍“家底”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