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万物在此时生长,清洁而明净。古诗词中留下了大量与清明有关的佳篇名句,带领人们走进时光深处,感受千百年前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与世俗民情。
依旧俗,清明前几日需禁火,至清明才换新火,是为寒食。在历史发展中,寒食与清明逐渐融合,尤其是中晚唐之后,清明与寒食常同时在诗中出现,如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有“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之句,将清明与寒食并列。
清明时节,梨花风起,草长莺飞,许多诗人都不吝笔墨地描绘这个美好时节,如“花落草齐声,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如“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晏几道《浣溪沙》)。柳永曾作《木兰花慢》记述北宋汴京(今开封)清明游春的盛景,“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踏青的人们在绚烂桐花间流连,经过微雨清洗的桃杏芬芳娇艳,游人们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风送来悠扬的弦乐声。
清明正值万物生发之际,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中国人选择在这个草木逐渐繁茂的时节祭奠先人、慎终追远,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追寻、对家族与历史的重视。曼妙春光孕育着新生,弥合了思念亲人的愁绪,王安石回乡祭扫父亲墓时,见杨柳千万条,忍不住思绪起伏,写下了“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壬辰寒食》)的诗句。诗中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表达了强烈的哀思,令人动容。
清明诗词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凌乱细雨纷纷而下,清明的雨是“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诗人受此情景所感,不免心生惆怅。清明时节最宜饮酒,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则“兴味萧然似野僧”,诗人欲借酒消愁,向牧童问路,牧童指向杏花深处。诗至此处戛然而止,而余韵袅袅,耐人寻味。这个在清明雨中寻酒家的身影,与无数向郊野踏青的游人一样,缓缓走入诗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踏青知四时流转,扫墓知人生不永,在与自然的亲近、与先祖的对话中,人们更感悟到生命之可贵。
及至今日,踏青与祭扫仍是主要的清明节俗。中华民族重传承,始终记得自己来自何处,有着怎样的血脉。在流转千年的清明仪式中,人们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时光,满怀希望走向未来。
司 聃 【编辑:田博群】
-
今日清明 | 春风几缕思故人
2022-04-05 -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2022-04-05 -
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何习俗?
2022-04-05 -
在古诗词中“邂逅”清明
2022-04-04 -
清明:悲欣交集,细雨飞花寄春情
2022-04-04 -
浙江民间工艺大师创作巨幅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
2022-04-01 -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 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你的健康密码
2022-02-22 -
22日10时34分“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1-11-22 -
22日10时34分“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1-11-21 -
22日10时34分“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1-11-21 -
22日10时34分“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1-11-21 -
22日10时34分“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1-11-21 -
7日12时59分立冬: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2021-11-05 -
23日12时51分“霜降”:人间至此秋色尽,草木摇落露为霜
2021-10-21 -
“快手”面塑艺人于启全的非遗梦——让“小玩意”走上国际大舞台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