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古籍修复 用匠心守护文化遗产
央视网消息: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北京云居寺珍藏有22000多卷明代纸经古籍和7000余块清代御制木经板。让我们一起去到北京云居寺,看一看文物古籍的最新修复成果。
近日,北京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组建的修复团队完成了云居寺第一期文物修复工作。本次修复工作历时三年,共修复468册明代纸经古籍、500件清代御制木经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胡东波:分析这些纸张是用什么材料、工艺做的,也是在保护修复中我们尽量以原材料、原工艺来对古籍文物进行保护修复。
专家介绍,古籍修复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珍贵历史文献,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不是单纯追求书籍修复后的完整和美观。如今,古籍修复流程更加严格规范。专家团队通过检测了解古籍的年代、装帧形式、破损情况和纸张类别,制定修复方案,选配纸张、进行补缀、修复……更好地实现“抢救为主,最小干预,过程可逆”等古籍修复原则。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 张平:给古籍“续命”最优的方案就是要最少干预,修复的过程还要“可逆”,往古籍上施加的材料,可以把它取下来,不能说一劳永逸,后人再修的时候,对古籍产生了新的伤害,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珍藏有石经、纸经、木版经等3万余件馆藏文物。接下来,云居寺将进行修复后的文物数字化采集,并继续开展第二期古籍保护修复工作。
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 王得军:完成了共734卷云居寺明代古籍纸经的数字化无损采集、存储保护,加强了珍贵文物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为打造365天不落幕的云居寺博物馆搭建了数字化的平台,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编辑:田博群】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甘肃高校“文物手术师”:苦练技艺 望破损古籍“重获新生”
2022-06-11 -
川渝将多领域携手保护石窟寺文物
2022-06-11 -
聚焦文物保护利用 北京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2022-06-11 -
北京人艺始终是他心中的戏剧高峰
2022-06-11 -
油画《父亲》珍贵草稿亮相
2022-06-11 -
北京人艺大幕重启 《茶馆》上演70周年纪念版
2022-06-10 -
大地是沉郁的,“戏要落在地上”
2022-06-10 -
重回京城剧院,让戏剧生活化成新时尚
2022-06-10 -
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揭秘老剧院的内部精神和原则
2022-06-10 -
台前“色香味”俱全幕后配菜一个也不能少
2022-06-10 -
重庆晒博物馆发展“家底” 2021年博物馆总数达122家
2022-06-10 -
“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重排《北京人》”
2022-06-09 -
他一直惦记在舞台上创作新的角色
2022-06-09 -
齐东方:讲好文物故事,考古人要当翻译和中介
2022-06-08 -
端午假期北京举办30场营业性演出 公共文化场所成出游热点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