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阿婆妙手织出“婚恋故事”黎锦
中新网海南保亭6月25日电 (记者 王晓斌 李宇凡)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黎族老人符金花“专有”技能让往来游客称奇:没有预先设计,不需提前打样,符金花凭一双妙手,可以织出自带故事情节的黎锦。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织锦人通常以黑色棉线为“底”,将彩色棉线在既定位置挑出和埋入,不同颜色的丝线穿插其中,如“点阵图”般形成图案。经纬交叉的编织形式非常考验织锦人的技艺,因此市面上的黎锦纹样,多是造型对称且相对简洁的蛙纹、蛙人纹及变形蛙纹。
符金花正在编织一副新的黎锦,通常织好一副需耗时两个月。骆云飞 摄在槟榔谷景区“非遗村”,年近八旬的符金花是“镇村之宝”,她的“工作”就是在非遗馆的展厅里安静地织黎锦。有游客围观上来时,符金花朝着游客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声“波隆”打招呼。细心的游客会注意到,老人手中的黎锦在讲述“婚恋故事”:木棉花开时节,小鸟在空中飞翔,小鹿在地面奔跑,猎人带着猎狗狩猎时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彼此产生爱慕,聊天、对歌、荡秋千……
符金花展示已经完工的部分。骆云飞 摄“没画图,就是一点一点织出来。”不识字、普通话也不甚流利的符金花指了指自己脑袋,称图样都保存在自己脑海里。有时客户需要织出姓名、“三月三”之类的汉字,她就请人将相应字符打印出来,然后织在锦中。也是因为没有图样,符金花在景区带的一些“徒弟”,都没有学会织出场景故事。
“符金花老人的厉害之处是,她可以织出一副有故事的个性化的黎锦。”槟榔谷景区副总经理陈国东说,即使符金花的黎锦售价高昂且要排队等待,仍有不少游客下单购买。
符金花不识字,但是可以参照打印件将字符织在黎锦上。王晓斌 摄因为户籍在海南东方但长期生活工作在保亭,符金花没有被认定为黎锦技艺传承人。陈国东希望更多人关注符金花的特别技能,让“能讲故事的黎锦”手艺传承。(完)
【编辑:李骏】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三亚南山非遗节开幕 黎族村寨“搬进”景区
2022-06-11 -
海南省非遗美术作品展开展 展出106幅作品
2022-06-07 -
端午假期广东文旅市场逐步复苏回暖
2022-06-06 -
海南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 掀起“最炫民族风”
2022-06-03 -
海南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160余项 展现非遗魅力
2022-06-02 -
海南将构建“三极一带一区”文化强省发展新格局
2022-05-28 -
艺术体验游 寻找身边的诗意
2022-05-27 -
海南省展出105件青年优秀美术作品
2022-05-05 -
40元一支让游客直喊“贵” 文创雪糕别只想着“吸金”
2022-05-03 -
博鳌论坛吹起“黎苗风” 民族文化秀出“时尚范儿”
2022-04-22 -
露营文化兴盛 折射大众休闲需求
2022-04-20 -
《千家诗》与海南
2022-04-03 -
海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 最高补贴2000万元
2022-03-29 -
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助力3000年黎锦走进现代生活
2022-02-23 -
自贡灯会寻乡愁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