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胡同深处有剧场

时间:2022-07-04 11:19: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赖 睿

走在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夏日的阳光洒在青砖灰瓦上。在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街角,77文创园安静地坐落于此,与周边民宅融为一体,时而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进出,轻快与自在弥漫于空气之中。

位于美术馆后街77号的77文创园,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胶印厂。在北京“控增量、促减量、优存量”的城市更新思路下,这里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走进77文创园,红砖墙面的小楼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大烟囱、烫金模切机等工业遗迹被保留下来,链接着过去与现在。据说,好些胶印厂的老人时常还来园区逛逛,寻找年轻的记忆。2012年开始改造,2014年5月正式亮相,77文创园自创立之初就是以影视、戏剧为核心内容的主题文创园区。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人文环境密不可分。

沿着园区里迂回旋转的钢梯来到楼顶,眼前豁然开朗——与园区一街之隔有中国美术馆、三联书店,向西是北大红楼旧址,向南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向北则是中央戏剧学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周边戏剧、影视资源非常丰富,于是考虑将园区定位与东城区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方向相契合。”77文创园运营方、东方道朴公司总经理李明说。

77文创园园区本身是围合型,运营者甚至在规划之初就融入了“剧场”概念。园区里的主要文化地标——77剧场,前身是一个机修车间。运营者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加以改建,使之成为符合当下运营条件的现代剧场。剧场重达3吨的大门可以整体抬升,能够让四面封闭的剧场变身为三面环绕的开放式空间。这样一来,77剧场就变成了舞台,整个庭院就成了观众席。为了强化“剧场”概念,运营者还在剧场两侧的红砖小楼外墙上新增了铁锈阳台,看起来就像是剧场里的小包厢。

在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和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支持下,77剧场于2018年拿到演出资质。据悉,该剧场可容纳200多名观众,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部分演出单元等文化活动曾在这里举办。而这只是77文创园戏剧生态中的一环。这里还包括贾樟柯工作室、无用生活空间、单立人文化等多家知名企业,它们聚合出园区鲜明的主题生态,并推动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合作。

77文创园是北京老旧厂房腾退利用、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东城区近年来积极利用老旧厂房等疏解腾退空间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扩大“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发展模式。目前,该区共有文化产业园区42处,总面积超过7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5000家。除77文创园,还推出了首创非遗咏园、大磨坊文创园、新隆福文创园、雪莲·亮点文创园、南阳·共享际等项目,成为全国老旧厂房转型发展文化产业最聚集和最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区域之一。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是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规律。“正是由于文化的牵引,城市才能更好地传承过去的物质遗存、空间和记忆,并使之活化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的新产业和新场景。”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文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天然优势。宋洋洋表示:“北京在老旧厂房、老旧街区改造中,探索出一种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特色模式,即尊重原貌、厚植文化、跨界融合、场景多元的模式。”

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已进入转型升级、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既需要强化存量更新,拓展文化产业承载空间;又需要园区打开“围墙”,与商区、社区、街区融合共生,实现文化生产、商业消费、城市生活的有机统一。“要用文化把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街区,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全面激活。”宋洋洋说。

在北京市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下,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正成为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聚集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城市是栖身之所,也是心灵安放之处。文化产业园不仅让北京老城焕发生机,也赋予城市居民更多美好生活的空间和可能。期待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探索,让城市、环境、产业协同发展,让文化的芬芳滋养更多人。 【编辑:上官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