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黎紫书长篇《流俗地》发布 呈现马华文学之新姿

时间:2021-07-04 17: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高凯)“我预感这本书会开拓一个新的局面,马来西亚作者会有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领域,就是他们开始把这些国族的问题,家国情怀、语言和在地语言的冲突、宗教等等,纳入到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他们在这么复杂的环境里度过,有那么多丰富的故事可以写。”在著名作家王安忆看来,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新作《流俗地》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进行了十分具有价值的新路探索。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受影响于“五四”文学,发轫于1919年。作为中国文学海外流传的一脉,历经几代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努力,已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之一。

黎紫书是马来西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自1995年以来,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等奖项,也曾获大马优秀青年作家奖、云里风年度优秀作家奖、南洋华文文学奖等。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获第四届红楼梦长篇小说奖评审团奖。已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以及散文集等著作十余部。

黎紫书长篇新作《流俗地》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甫一问世就备受关注,王德威、王安忆作序推荐,荣获《亚洲周刊》2020年度十大小说,被誉为华语文学的惊喜收获。

《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小说以跳接时空的叙事手法,为各个角色穿针引线,每一短篇看似独立却又连续,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里载浮载沉,薄凉活着,无声老去。他们冷眼、坎坷、孤寂、拥有短暂欢乐,却都像电光石火,刹那间便走到时间尽头,看俗世的风吹透灼热的仓皇人生。

该书新书发布会日前举行,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以及《流俗地》作者、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围绕长篇小说《流俗地》、马华文学,以及日常生活与精神向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王安忆表示,自己很早就开始阅读马来西亚作家的作品,她一直很看好黎紫书的小说创作,黎紫书获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她也曾多次担任评委。关于《流俗地》的阅读体验,王安忆用了“顺畅”“诚恳”“感动”几个词,“我没有想到阅读那么顺畅,能够那么影响到我的阅读情绪。这个故事首先非常饱满,还有就是很完整。不仅是对海外的作者,对马来西亚作者,对我们大陆作者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黎紫书那么诚实地写作,叙事的逻辑、现实、生活状态的描写都是那么诚恳,而且有趣味,很感动。”

关于小说的语言,王安忆认为,马来西亚作家的语言非常干净,黎紫书在使用语言时尤其自省,《流俗地》是一部非常扎实的长篇小说。

陈思和也是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的多届评委,他认为《流俗地》非常成熟,对于马华文学有很大的促进。陈思和在这部小说的叙述中看到一个民间的社会,用一种民间对社会的感知,用黑暗世界对社会的感知方式来叙述,很有新鲜感。“一直以来写底层、写平民的作品,往往包含一种悲天悯人,把平民写得没有出路、需要拯救。但是好的小说,即便写生活在底层的苦难、写既没有知识也没有力量的人们,在他们的故事当中仍然充满了勇气、充满了力量。这部小说也是这样,它的温暖便来自它显示出民间社会的力量。”

关于《流俗地》这本书,黎紫书坦言它与马华文学向来有的,特别激烈、特别现代主义、后现代的写法不一样,“我心目中的《流俗地》是这么一部小说,它不是大众化的类型小说,而是严肃的文学作品,但必须精彩,好看,能让人享受到阅读长篇小说该有的乐趣。我希望它是雅俗共赏的,是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甚至每一个能看懂中文的人都能读懂,都愿意读的一部小说。”

翟业军认为《流俗地》和其他马华文学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是,黎紫书不是就华人写华人,而是描写了一个五方杂处的世界。对此,黎紫书回应,“如果说我的作品有一些特别之处,可能是因为我和此前的一些马华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我和他们对于马来西亚这个国家、这片土地的想法和感情是不同的,我不具备那么强大的批判性,反而有一种和解的意识。在这里生活五十年以后,我与马来人、印度人相处很好,我和两家马来人整天讨论怎样喂养后巷的野猫。我决定忠于自己,诚诚恳恳写一部我眼中、我心中的马华文学长篇小说。”

黎紫书坦言,马华文学的问题就是种类太少了。大家每次提到,就会想到残暴的、野性的、血淋淋的、一整日都在下雨、人物都不怎么看得见的小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丰富马华文学的种类,写一些让人物看得见的小说。”(完) 【编辑:苑菁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