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件中国古代扇面和成扇在沈阳故宫展出
中新网沈阳7月12日电 (韩宏)沈阳故宫博物馆、旅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宝扇鸾开画生香——古代扇面展”,12日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开展,近80件扇面和成扇展现中国古代扇面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其中“清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清玄烨御书梅花诗扇盒”等文物首次展出。
据介绍,书画作品中,除条幅、楹联、中堂、斗方、册页等常见的作品形式外,以扇子表面为载体写字作画的扇面也是传统的书画作品形式之一。扇面画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它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书画的观赏功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清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沈阳故宫博物馆供图本次展览包括“触景”“闻香”“掠影”“留青”以及“宫藏”五个部分,展现古代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寄情即兴的情趣,探寻我国古代扇文化艺术与风尚、技艺与匠心兼容的精神世界。
第一单元“触景”中展出的王昱的“仿元人笔意图”、上睿的“山水图”、乾隆时期重要宫廷画家张宗苍的“溪山秋霁图”等文物通过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展现人与自然的情感与和谐。据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自产生以来,全景式构图一直是其创作的主流形式,扇面形制的出现,打破了“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的构图传统,“近端广水,旷阔遥山”成为了小景山水的新追求。
在“闻香”单元,清代女画家、慈禧太后代笔女官缪嘉惠与郭尚先、潘俊的“花鸟圆光行书扇面”、首次展出的两件“清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以及“清胡锡珪设色花鸟图成扇”等文物诠释了花枝宜于剪裁截取,鸟类体型小巧,小巧的扇面绘一瓜一果,一草一虫,更能表现出天地自然的纯真意象,传达出更加细微的内在情感。
清关槐山水画折扇盒。沈阳故宫博物馆供图“芭蕉仕女图”“清胡锡珪设色仕女图成扇”、任薰的“设色人物图成扇”等人物画扇面在展览第三单元“掠影”中展出。人物画扇面多选取有限的典型性个体对象,在画面上进行精细描绘和表达。“纳须弥于芥子,容千里以咫尺”,虽为小品,却不失大寄托。
“留青”部分展出的作品均为与书法相结合的扇面,如王宠的“行书诗”、阮元的“隶书录《御制织诗》”、翁同龢的“行书录赵孟頫诗”等,还有成扇“清乌木嵌银丝股曹文植书折扇”,文人们借用诗词佳句,用楷、行、草、篆、隶等字体抒发情感,展现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提升扇面的高雅格调及艺术价值。
折扇、团扇、羽毛扇等品类多样的清宫用扇在展览最后一单元“宫藏”中展出,除宫扇外,“宫藏”单元中还展出了扇套和扇匣,如“清红缎平金双喜纹扇套”“清玄烨御书梅花诗扇盒”“清关槐山水画折扇盒”。据介绍,扇匣是专门用于盛放扇子的,每年立秋过后,扇子需收归箧中,留待来年使用。清宫用扇制匣多来自造办处,少数随贡扇藏于宫中,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彰显皇家气派。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表示,小小的扇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扇载书画,珠联璧合,散发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气质。清代皇家大量制作并使用宫扇,为古代扇面增添新的艺术魅力。沈阳故宫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撷取精品扇面及部分成扇藏品共同举办扇面艺术展,向观众展现古代扇面的多元化艺术特征,使观众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感触人与自然的情感与和谐,探寻扇文化艺术与风尚,领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独特气韵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美。(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