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重庆“洋女婿”写下“中国日记”:文字架起交流桥梁

时间:2021-08-18 11: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18日电 题:重庆“洋女婿”写下“中国日记”:文字架起交流桥梁

作者:钟旖 赵霄宇

在重庆定居的加拿大人乔拉·凯·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凯)是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外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作家。生活中,他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并发布在海内外社交账号上。18日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希望通过文字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架起交流的桥梁。

王凯1979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尼伯,父亲曾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一名社工志愿者。受家庭熏陶,王凯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教育学本科毕业后便留校,从事教育工作。

文学,是王凯的毕生热爱。他从小就喜欢看书,12岁时写出第一本科幻小说,还专门去到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诗歌和创作。数十载的文学生涯,王凯在加拿大发表过《龙虾革命》《新斯科舍省的超市》等作品,参加过美国小说创作月线上活动,推出过系列魔幻故事《吴畏的神奇之旅》。

2014年,得益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和重庆外国语学校的教学合作项目,王凯来到重庆工作。“在嘉陵江、长江交汇处,这里重峦叠嶂、烟雾缭绕,风景美丽,人也热情、友善。”王凯说,初到重庆他就被重庆的城市特色吸引。2016年,他与重庆姑娘王晓琳结婚,就此安下心来,在山城做一名“教书匠”兼“小作家”。

“写作,于我而言是最舒服的状态,可以分享,给他人带去启发、快乐。”教书之余,王凯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旅行见闻、地道美食、山水风光都被他记录在案,统一整理后发至网络平台。在他的Facebook、Twitter账号上,常有网民点赞,称“有趣”“好玩”“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重庆官方海外传播平台iChongqing担任兼职编辑的王凯,在搜集、编辑新闻之余,用日记形式记录下在中国疫情从暴发到得到有效控制的全过程。从2020年1月20日到3月19日的60篇日记,被集结成《凯哥日记:一个加拿大人的重庆战“疫”》出版,目前书籍已以多语种形式在海外面世。

重庆“洋女婿”写下“中国日记”:文字架起交流桥梁图为王凯作新书分享会。受访者供图

“当时,社会各项工作都停摆。外界对发生在中国的事很好奇,也有误解。我想做的是,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中国。”王凯说,他惊叹于面对疫情中国政府的快速响应和市民的众志成城。在书中,收录着他的所见所思,取消年夜饭、有限次数地去超市、网上参加“云火锅节”……日记既纪实性地反映他的生活体验,也描写了中国各地的抗疫壮举。

值得一提的是,《凯哥日记》发行后,他还找到来自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文学博主,请他们分享自己在疫情中的故事。目前相关文字已整理好,正等待校对出版。

“我是一半加拿大人,一半重庆人。”王凯笑称,入渝七年,自己已是“无辣不欢”,“最爱岳父的盐煎肉,老婆包的饺子,早晨来碗豌杂面,火锅必吃毛肚鸭肠”,甚至外出旅行时,他会特意叮嘱爱人“记得带上火锅底料”。

“团团圆圆”“尊老爱幼”“和为贵”……多年来,在妻子四世同堂的家风影响下,王凯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地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回加拿大,以“团圆”为例,曾经王凯家族成员几年见一面,关系疏离,如今几十口人在王凯号召下,常坐在一起聚会谈天。青年时,王凯常与父母争得面红耳赤,离家数月也不一定会打个电话。现在,尽管隔着13个小时的时差,他每天都要与父母视频一小时,说说近况。

王凯告诉记者,他追求简单的生活,教书育人、环游世界、含饴弄孙。在教学中,他努力成为学生们的朋友,不仅教授语言、创作、写作等课程,还会通过一起看电影、去乡村研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尽管已至不惑之年,王凯对科幻写作的热爱丝毫不减,其以重庆乡村见闻为灵感创作的小说《AmosGoesElsewhere》已完成第一册,“后期还会继续写下去,争取做成一个科幻系列”。

王凯说,在长期计划里,他将继续认知中国,向外传递好中国故事。短期愿望,则是希望早日战胜全球疫情,让远在加拿大的父母来中国看一看。(完)

【编辑:张燕玲】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