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木匠40年修200座吊脚楼传承非遗技艺
中新网恩施9月14日电 (张宝训 蒋姮 朱秋红)“我想把吊脚楼推广出去,让民族的东西得到传承。”湖北省利川市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刘安喜13日说道。40余年来,刘安喜修建了200多座吊脚楼,让这门技艺走出了大山。
土家族自古就有居沿山水、民居毗邻的传统,利川地处山区,平地较少,气候潮湿,因此居民修筑起来的房子楼下四面皆空,形成了独特的既实用又美观的吊脚楼建筑风格。
刘安喜的祖父辈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当地许多吊脚楼均出自刘家手笔。刘安喜8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后来,17岁的他师从父亲大徒弟杨友林,与土家吊脚楼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安喜制作吊脚楼模型 张宝训 摄从小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勤奋好学,刘安喜很快掌握吊脚楼营造的基本技艺。18岁那年,刘安喜第一次独立掌墨,成功立起一座三间五柱的吊脚楼,成为了一名能主持建设吊脚楼的“掌墨师”。
时代在发展,传统的吊脚楼也需要在传承中进行改变。为此,刘安喜在吊脚楼建筑细节上进行创新,将柱子下方瓜形状装饰物,改成葫芦等形状,并融入不少新元素,适应现代要求。
小有名气后,许多人都来找刘安喜修吊脚楼,“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宁愿不接,因为一定要把吊脚楼做成精品才能推广传承。”他说。在修建吊脚楼过程中,大到掌墨,小到扛木头、运材料,他都事必躬亲。
刘安喜(右三)在指挥工人进行吊脚楼架梁 廖建军 摄2001年,刘安喜跟着妻子到宁波做工,随后在工厂老板的牵线下,他在宁波修建凉亭和吊脚楼等古式建筑。而40多年来,刘安喜在湖北利川、咸丰、恩施和浙江宁波等地,共修建了200多座吊脚楼。
为将吊脚楼技艺传承下去,刘安喜收了50多名徒弟。他还走进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把吊脚楼营造技艺带进大学课堂。2019年,他被命名为恩施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一起拜师的八名师兄弟,只有刘安喜在坚守,其余的都先后转了行。“活到老,传承到老。”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安喜说,希望能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与现代相融合,发扬光大。(完)
【编辑:陈文韬】-
探访宁夏叶雕传承人:“盘活”中国古老传统民间艺术
2021-09-13 -
非遗+短视频,互联网大潮下让传统老手艺“破圈”
2021-09-12 -
非遗+短视频,互联网大潮下让传统老手艺“破圈”
2021-09-12 -
山西木雕艺人20年钻研技艺:盼多种工艺融合推动传承
2021-08-31 -
书画装裱修复师:慢工巧活让破旧书画重获新生
2021-08-27 -
“Z世代”非遗手艺人的“倔强”:创新的前提是“守旧”
2021-08-22 -
藏族匠人拉琼:以传统手艺传承民族文化
2021-08-22 -
《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11月1日起施行
2021-08-21 -
孙天舒:找到神秘钥匙,破译辽瓷“密码”
2021-08-10 -
山西太原剪纸的“守”与“变”
2021-07-31 -
福建宁德廊桥建造世家薪火相传:桥在,我们就在
2021-07-21 -
坚守制笔技艺四十余年:非遗传承人于传承中探索创新
2021-07-21 -
千年交城堆绫“出山记”:从中国小城走向世界
2021-07-20 -
新疆木勺“焕新记”: 非遗不再“藏深闺” 借力网络闯市场
2021-07-20 -
八闽千姿:泉州刣狮承古传今舞新篇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