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古文明时间最长源自其适应性、科学性强
中新社三门峡10月20日电 题:专家:中国古文明时间最长源自其适应性、科学性强
作者 阚力 刘鹏
“中国古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古文明,可以认为其时间最长。”在持续举行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对上述观点阐释道,“这说明其适应性、科学性强。”
1921年深秋,瑞典学者安特生等人在三门峡仰韶村进行首次考古发掘。这一铲,唤醒沉睡数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国历史的信度,由此步步增强。100年来,中国考古人一铲一铲发掘出5000多年不断裂的中国文明,有力地辩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世界各大古文明的时间长短不一。为探寻纵深,多年来,刘庆柱的足迹遍布几大古文明发源地。
在他看来,古老文明不断裂是一脉相承下来的,一种至嘱、一种思想延续的时间越长,说明其适应性、科学性越强,“如果大家用都认同的观点去理解人类历史,5000多年不断裂的中国古文明时间最长。”
为什么中国古文明不断裂?刘庆柱阐述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都是国家至上,有着一致的国家认同,而西方是宗教、政治二元化社会结构。
此外,中国人有着极强的祖先意识,对人文始祖黄帝的认同度高。如,在清代帝王庙里,供奉着三皇五帝以及后来的历代皇帝,刘庆柱说,“新朝代是在推翻旧朝代的基础上建立的,按道理上下朝代应水火不容,但中国不是这样,后代还给前代皇帝修坟,这种正统观念,维护了国家的一脉相承。”
正是历朝历代当政者对国家的认同,对文化的认同,对家国同构的认同,才让中国古老文明得以延续。
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一直延续至今,如何看待这一特征?
刘庆柱解释,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家叫“孝”,在国叫“忠”,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如北京四合院一样,突出一个“中”,正方是当家长辈居住,两边厢房是晚辈居住。再如,“国家”和“国民”的关系,在中国,“民”与“国”相连,这从文化艺术作品可见一斑。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戏剧,讲的都是家国关系。
这些观念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尊严,刘庆柱认为,这种尊严对政治制度的稳定和传承有好处。但他同时认为,“这也是一种束缚,如何平衡利弊还需更多考虑。”
刘庆柱说,国家至上的思想观念、多元一体的格局延续、社会特征的认同意识等诸多因素,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完) 【编辑:王诗尧】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李东东《人民军工赋》祝贺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
2021-10-20 -
展览《孵画》开幕 展现逾千名多国(地区)孩子眼中的多元世界
2021-10-20 -
陈星灿:百年考古重建了中国史前史、完善了文献里的中国历史
2021-10-20 -
诗词讲解总决赛于浙江诸暨开赛 培新时代文化建设教育人才
2021-10-20 -
用中国戏剧讲好中国故事 “2021全国话剧展演季”戏剧高峰对话在京举行
2021-10-20 -
首届佛罗伦萨中国电影节落幕
2021-10-20 -
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
2021-10-19 -
版权保护助力我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2021-10-19 -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公布
2021-10-19 -
在这里,遇见中国史前文明
2021-10-18 -
他让民间美术登堂入室 杨先让艺术捐赠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21-10-18 -
电影人谈中国功夫电影:“押宝”青年一代 关注中国文化
2021-10-17 -
从嫦娥、祝融到羲和、夸父 中国航天让神话梦想变成现实
2021-10-16 -
第八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在湖南闭幕 架起友谊桥梁
2021-10-16 -
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举办爵士乐专场活动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