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开幕 线上线下推出46场学术报告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18日在北京开幕,全国各地边疆及相关考古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代表线上线下“云”聚一堂,在两天会期内将推出46场学术报告,分享众多典型考古遗址最新发掘研究成果和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向论坛发来书面致辞表示,无边疆不中国,日新月异的考古工作成果缤纷不断,耀眼纷呈,显示出边疆考古在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他对边疆考古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边疆考古人善用问题导向,不忘学科建设,在边疆考古的实践中积累、总结、升华学科应用、方法与理论,这是边疆考古学越来越具有光明前景的根基。
二是希望未来的边疆考古与内地更多交流、更多互动,共同促进、繁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一同迈入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三是中国边疆考古论坛越来越成规模,影响也越来越大,有鉴于此,希望能够将大家的想法、研究和发现予以系统记录,建议出版《中国边疆考古论坛文集》发布。
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致辞说,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经历百年辉煌的庆典之年,100年来,中国边疆地区的考古学也同样成果斐然。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考古不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也对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构建中国边疆考古研究学术体系方面,魏坚指出,一要充分认识边疆考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继续推动边疆考古研究,以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二要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国际眼光,立足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深入推动丝绸之路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三要加快推进边疆地区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发表,推出综合性、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四要整合全国各地以边疆考古为主的研究力量,推动边疆考古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五要充分发挥考古学研究透物见人的优势,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考古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这次中国边疆考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和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考古文保研究机构代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考古学者代表参加论坛。(完) 【编辑:梁静】
-
《从山西出发》新书发布 展现三晋文化底蕴
2021-12-19 -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片单发布
2021-12-19 -
80后作家张云从典籍中打捞被遗忘的中国怪谈故事
2021-12-18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报告指出,浙粤苏沪鲁文化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2021-12-18 -
历史拉近了 文物活络了
2021-12-18 -
玄玉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
2021-12-18 -
首届“第一坊金逸奖” 揭晓 靳尚谊、贾平凹获奖
2021-12-18 -
未来世界公民的一堂生动历史课
2021-12-18 -
铁凝连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2021-12-18 -
从认识方块字开始感知中国
2021-12-18 -
约8000年前的人类已会使用红曲霉酿酒
2021-12-18 -
《似是故人来》相约苏绣 揭秘国礼背后的传奇故事
2021-12-15 -
百余位非遗传承人将齐聚渝东南 展中国原生民歌魅力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