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旅行者、布衣鸿儒、父亲……作家新著展示多面苏洵

时间:2021-12-31 11:19:05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纵然“三苏”被普遍并提,但相比苏东坡,世人对其他“二苏”,尤其是对苏洵的关注要少很多。关于苏东坡的书很多,诗文解读,人生传记,种类、数量可观,其中不乏林语堂这样的名家为其作传。但关于苏洵的传记,屈指可数。苏东坡是天才,但天才的成长也不是真空的,而是需要环境。这个环境就重点包括他的家庭,其中父亲苏洵必不可少。

旅行者、布衣鸿儒、父亲……作家新著展示多面苏洵《苏洵新传》

苏洵培养了两个文豪儿子,自己还成为了文豪。他少年时热爱行旅出游,中年才发愤苦学,又无师承,全靠自己刻苦读书自学、体味摸索,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参加科考多次失败,未能像两个儿子那样“学而优则仕”,因而一生自感郁郁不得志,但也凭着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想成就,成为一代“布衣名儒”。一生富有传奇、悲剧色彩的苏洵,本身是值得独立深入研究的人物。他不只是“万人迷”苏东坡的父亲,还是他自己。

本地后辈写作者 为乡邦先贤立传

四川作家刘川眉对苏洵及其作品保持多年的阅读和探究兴趣。近些年,刘川眉所著的跟苏洵有关的作品迄今结集有《眉山苏洵——一代布衣名儒的人生素描》和《豹变——苏洵大写意》。

2021年,刘川眉又拿出了关于苏洵的新著《苏洵新传》。通过对苏洵生命史与精神史的梳理,刘川眉挖掘出集顽童、落榜生、父亲、丈夫等身份于一体的苏洵,给读者展示出一个多面性苏洵:一个落拓不羁的旅行者、特立独行的布衣鸿儒,大器晚成的散文大家,以及培养出两个天才儿子的父亲。12月18日,在眉山举行的《苏洵新传》分享会上,不少文学评论家对该书给予好评,普遍认为这部传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苏洵”,“写得如行云流水,是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写作,具有当代意义。”

专业的“苏学”学者,对苏洵的解读,或许会在学术上更深入更专业,但不见得会比得上像刘川眉这样的苏家本地后辈写作者,更贴近生命。一个在地作家为自己的乡邦先贤作传,是非常恰当,也是应当的。

刘川眉出生于1956年,是地道的眉山人。从少年时代,他就与弟弟刘小川在离自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的三苏祠玩耍:在木假山堂内观赏玩味,在洗砚池边投石戏水,在披风榭下赏荷观鱼……虽然当时他幼小知识未开,但文脉的空气对他耳濡目染,无疑在他生命中种下敬仰先贤的种子,帮助他在成年后阅读“三苏”作品时比常人多了几分切肤之亲。尤其是对苏洵,这个名气没有儿子大,没能像儿子那样科举成功,在时间长河中被儿子的影子遮蔽的孤独人物,多了一份心疼。

超越一般只浓墨重彩于苏东坡父亲身份的常见角度,刘川眉独树一帜地把苏洵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给予研究:苏洵如何在琐碎的生活中、失败的情境中,追逐自我梦想和自我价值?他有过怎样的生命激情,精神徘徊、反思和内心成长?苏洵作为北宋一个知识分子的生命体,对当下的读书人有怎样的启发?这是刘川眉在《苏洵新传》里重点关心和阐述的课题。

化用苏洵的情志 表达现代解读和思考

很多人提到苏洵就说他少不喜学,酷好游山玩水,白费了少年的大好时光,说他“二十七,始发愤”,用浪子回头的俗套故事来表述。刘川眉认为这是偏见。“苏洵后来在学术方面的成功,尤其是对治国安邦的思考和设想,与他从小阅读山川自然而激发出来的对生活对世界的想象,是不可分割的。正因为少年的壮游,让他有了浓厚的直观感觉和审美的养分积累,才能够让苏洵文章一生气韵充足。这一点,历来被许多学者忽略。”

在书中,刘川眉写苏洵的家居生活与儿子们的相处;他写苏洵丧妻之后对夫妻关系的反思“自子之逝,内失良朋”。“能因为弱女被欺致死与亲戚四十年断交。这些细腻温柔的内心,也滋养了苏洵的文气。”刘川眉说。对苏洵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的理论才华、不羁个性、真诚性情、奋进态度,刘川眉充满欣赏。对苏洵悲剧命运形成背后的性格弱点,人生的遗憾、错误,也给予客观剖析。苏洵人生的得失荣辱,在遗憾中成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也让刘川眉心情复杂,遗憾和敬重兼有。可以说,不少篇幅,刘川眉其实是化用苏洵作品的情志表达出一个现代人的解读和思考视角,而不是通过资料的堆砌仅仅讲述一个历史人物而已。

除了晚年在京城获得微职,苏洵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布衣行世。他把郁郁不得志转化为发奋阅读,这也让刘川眉很敬佩,“读书,看似轻松容易,其实异常辛苦。如果把读书只当作一种人生点缀、一种消遣休闲,或者只是读一点闲书、无所用心的书,那肯定是轻松惬意的。但如果把读书作为生活本身,读思想深邃、有益人生的书,或者是有专门目的地读书,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苏洵新传》的行文变化多样,有客观叙述,也有小说技艺的描写,有诗性咏叹,也有哲理式点评。文笔很流畅质朴,不炫技,很自然,不刻意,言之有物。出场人物除了苏洵之外,还有苏洵的亲人:苏序、苏涣、程夫人、苏八娘、苏轼苏辙兄弟、王弗以及跟苏家来往较多的文人欧阳修、梅尧臣等众多人物形象,对北宋民风民俗、科场官场均有生动的描写。

捕捉苏洵生命冲动 破解其思想密码

写好苏洵,绝非易事。有关苏洵的记载,史书非常简略,即使是苏轼、苏辙两兄弟及欧阳修、曾巩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所叙不多。特别是苏洵的童年,除了“不喜学”三字外,几乎是空白。所幸苏洵留下了几十首诗和大量的书信、文稿,可以研读揣摩,加上国内当代几位学者、专家写有苏洵的传记,可以参阅。

为准确理解和把握苏洵的一生,找到其生命冲动的本源和思想的切口,刘川眉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要从苏洵自己诗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捕捉并破解他的生命情志和思想密码。否则,便是一种七零八碎的人物拼盘,或是一次资料的搬运和堆积了。因此,他花费大量时间来遍读《宋史》《苏氏族谱》《东坡志林》等史籍,又纵览苏洵诗词和手札文稿,甚至还对有关哀辞墓志、民间传说进行查证。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展示苏洵鲜明的个性,彰显其内心秘密,在史实的基础上,刘川眉还增添了一些细节描写和心理剖析等。

对话

眉山为何能出“三苏”?

封面新闻:《眉山苏洵》这本书很受欢迎。最新出版《苏洵新传》跟《眉山苏洵》是怎样的关系?

刘川眉:

《眉山苏洵》距今已经出版快12年了,早就绝版了。最近几年,眉山有几个学校以苏洵命名。那里的老师和校长找到我,要买这本书,想多了解苏洵,但是买不到。所以我就在《眉山苏洵》书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苏洵新传》,增改、深化了历年来的研究感悟。《眉山苏洵》之所以受读者喜爱,我想应该跟它不是专业学术著作有关:有文学性,通俗易懂。

封面新闻:你对苏洵格外青睐,考虑和契机是怎样的?

刘川眉:

作家写苏洵的书较少,我想一方面因为资料比较少,另外,不管是名气还是才华,苏洵比苏轼的确稍逊一筹。我之所以写苏洵,是因为我认为苏洵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推荐。一个少年不读书的人,非进士出身,能成为唐宋八大家,这很少见。这背后值得挖掘的空间很大。比如苏洵有着很强的做学问的能力,对文学创作有着真知灼见,在家十年苦读期间,他虽身为布衣,处江湖之远,却忧国忧民,写了不少关乎国计民生的政论文章,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都是值得研究的。

封面新闻:“三苏”是四川眉山的骄傲。这种较为罕见的文化现象,据你分析,背后有怎样的成因?

刘川眉:

我认为跟家庭文脉传承、积淀有很大关系。苏洵的父亲没读过很多书,但会写诗。苏洵的二哥苏涣考上进士。苏洵的妻子,也就是苏轼、苏辙的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礼有文化的女性。应苏轼兄弟请求,司马光为苏轼、苏辙的母亲作了一篇墓志铭,其中有两句是:“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由此可见,苏轼、苏辙有这样一位智慧母亲的教导,苏洵有这样一位贤妻的相助,对其成才也是功不可没。此外,还有一个大的因素就是眉州的文化氛围。在两宋300年间,眉州眉山县考中进士高达900多个,社会上读书氛围很浓厚,当时眉山县还有一个藏书楼。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形成宝塔形的人才结构。雄厚的文化基底,才能最终涵养出“三苏”尤其是苏东坡这样的顶级文化人物。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李心月

【编辑:刘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