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留守”南京过大年:明月何曾是两乡
中新网南京1月13日电 (方彦蘅 徐珊珊)做花灯、写福字、话年俗……农历新年将至,寒假“留守”在南京林业大学的70余位外国留学生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老南京”的俗话说:“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等于没有过好年!”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地道的南京“年味儿”,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别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淮灯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现场授课。
外国留学生“留守”南京过大年。孟毓哲 摄“今天我们一起学做现存的‘老秦淮’五种花灯之一的兔子灯,希望来年大家都可以‘兔’飞猛进、‘兔’占鳌头。”在顾业亮的手里,几根铅丝、几张彩色的皱纹纸,没一会儿就成了兔子灯的雏形。为了使兔子灯更为栩栩如生,顾业亮鼓励留学生们大胆创意,用各色彩纸来“打扮”自己的兔子灯。
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留学生晏桁别出心裁,在兔子的耳朵上用彩纸粘了两根“天线”。“这是一只带有‘天眼’的智能兔,它可以随时随地让我和远在孟加拉国的家人视讯,告诉他们我在中国挺好的!”晏桁的创意博得“满堂彩”,让扎了一辈子彩灯的顾业亮也连连点赞。
在书法体验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跃跃欲试,在中国“小老师”的指导下,一撇一捺,写下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可谓“百福齐臻”,引得现场一阵阵欢声笑语。
外国留学生“留守”南京过大年。孟毓哲 摄“中国有句老话叫‘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寒假因为疫情不能回国与家人团聚,但这里有那么多热心的老师在关心我们,还为我们专门组织了这场特别有意义的过年活动,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特别开心。”参加活动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爱丽表达了自己在中国过年的喜悦之情。
“为留学生开辟中国文化‘第二课堂’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惯例。”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任浩介绍,近年来,国际教育学院通过开展系列“知华、友华、爱华”主题教育,让留学生在课堂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课堂外刮起“最炫民族风”,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
“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的留学生好多都是‘中国通’,他们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更有志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任浩说。(完)
【编辑:陈海峰】-
南京引入文学力量激发城市活力:全城规划10条文学之都小路
2021-12-18 -
海内外历史名城“云”聚南京 共绘千年丝路文化交流新画卷
2021-12-18 -
南京城墙博物馆开放在即: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范本
2021-12-18 -
仿古牙雕非遗传人戴德裕:用匠心和热爱,让珍贵文化跨越时空
2021-12-12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8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7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7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7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7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6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6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6 -
学界聚焦:与城市化进程共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复生
2021-12-06 -
贯穿古今 中外三大艺术展携手亮相南京
2021-10-28 -
校园戏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应给予更多扶持与关注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