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直通车:从艺术相遇到人文相知 “国潮热”何以持续升温?
(两会观察)从艺术相遇到人文相知 “国潮热”何以持续升温?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徐文欣 吴侃)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3月3日,中新社、中新网“两会直通车·全球连线”邀请海外华裔青年、海外华文媒体业者、“00后”国风音乐人畅谈“国潮”发展之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形成双向互进的新‘国潮’现象。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年轻人喜爱;另一方面,年轻人既是接受者又是创作者,他们在助推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铖在连线中说道。
传统文化同现代艺术因“国潮”相遇,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因“国潮”从相遇走向相知。
“上戏416组合”的边靖婷与杨淅不仅是“国潮”追捧者,也是创作者。她们凭借戏剧专业素养,在视频网站收获了一大波中外粉丝。老一辈戏剧艺术家的作品是她们的创作根基,在她们看来,只有先守正固本,才能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
在泰国头条新闻社董事长郭蕊看来,外国人对中国风越来越追捧,中国人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有底气,这使得“国潮热”持续升温。
“国潮”将最新潮流与历史文化相融合,也在海外圈粉无数。郭蕊说:“中国影视剧尤其是古装剧在泰国非常流行,一批泰国年轻人热衷于追剧,并因此喜爱上中国文化;当地年轻人还追捧现代化中国元素,比如中国品牌电子产品、无现金支付生活方式等。”
郭蕊表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我们致力让海外受众能够及时了解中国潮流和其中包含的积极意义。“比如泰国头条新闻每年举办年度风云人物颁奖盛典,邀请热门武侠剧主演、民乐团成员等‘国潮’代表人物来泰国参与颁奖典礼,相关话题登上当地热搜榜。”
在毛埴铖看来,英国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华人节庆文化和当地华文学校。“当地人了解‘国潮’的方式可以更多元,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好音乐、舞蹈等无国界的、容易引起共鸣的元素,让当地人听得懂看得明白。”
“英国民众对于戏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将更多高质量的、展现中华文化的戏剧作品带到英国;还可以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多策划一些情景式的文艺晚会,邀请中英两国的优秀艺术家演出。”毛埴铖说。
“国潮”作为一种潮流,会不会有“退潮”的一天?郭蕊认为:“潮流之所以会退去,是因为变老旧了、跟不上时代了,而‘国潮’植根于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化,是鲜活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相信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日渐强大,国潮也会越来越火。”
在边靖婷和杨淅看来,许多像他们一样的“00后”对“国潮”情有独钟,青年对“国潮”“国风”的追寻成为一种时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一代应当守住文化根脉、勇于探索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国潮”以全新方式焕发生机。
“要兼顾传承与创新,才能使‘国潮’热行稳致远。”毛埴铖表示,传承不是唯古是从,创新也不是无源之水,对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激活它的生命力,可以使中华文化更具时代风采。(完) 【编辑:苏亦瑜】
-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聚焦“市井文化”
2022-03-03 -
2022荷兰世园会组委会在“梵高秘境”中推介“中国竹园”
2022-03-03 -
河南卫视“文化IP产业”何以火爆出圈?
2022-03-03 -
一位摄影人的奥运情缘
2022-03-03 -
从农民漆匠到美院学生:浙江农民绘出“跨界人生”
2022-03-03 -
慈禧的那辆车是不是“奔驰二代”?
2022-03-02 -
传统文化如何讲述“何以中国”?
2022-03-01 -
典籍中发现“工匠精神”
2022-03-01 -
“飞扬和平,潍坊——风筝之都走世界”山东潍坊非遗展在韩国线上、线下同步推出
2022-03-01 -
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以“科技力”与“青年力”见证未来
2022-03-01 -
学者共议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后增长》带来新路径
2022-03-01 -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
2022-02-28 -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开播 描摹盛唐至辛亥革命思想源变
2022-02-28 -
培厚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2022-02-28 -
“江山壮丽”展名家力作130余件
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