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唐诗之路”如何走入生活? 浙江艺术家用多视角呈现

时间:2022-03-07 08:1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6日电(童笑雨)浪漫的唐诗如何进入人们的生活?3月6日,在浙江杭州开幕的“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或能提供一种新方式。

据悉,此次共展出300余件(组)作品,包含国画、书法、雕塑、装置、影像和戏剧等多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希望借助传统与数字交融的当代展陈方式,让更多观众参与其中,成为“唐诗之路”上的“同行者”“同道人”。

“唐诗之路”如何走入生活? 浙江艺术家用多视角呈现展览现场的多媒体装置。童笑雨 摄

时隔两年“回归”

诗画浙江离不开“唐诗之路”,它贯通浙江的山与水、古与今。2019年10月,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四条诗路”,构建诗路文化带。

2020年9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员(研究员)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组成考察团队,启动了“浙东唐诗之路”的行走与创作。同年,“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开幕。

“唐诗之路”如何走入生活? 浙江艺术家用多视角呈现展览现场。童笑雨 摄

“在‘唐诗之路’上的行走、调研、创作,将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计划。”两年前,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接受采访时说。两年后,该展览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据悉,这一次重访,人员参与更广泛、诗路延伸更广阔,除了在“浙东唐诗之路”采风,创作团队还调研了“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唐诗之路’?”高世名表示,唐诗滋养着所有中国人的心灵,是中国人诗性情怀和精神生活的最普遍基础。此外,“唐诗之路”是中国人诗性心灵的发生现场。

“唐诗之路”如何走入生活? 浙江艺术家用多视角呈现作品《诗·人·类》结合计算机生成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连续创作,诗、人、象(相)于瞬间生成。童笑雨 摄

创作多视角

在展览上,此次分为舆地、洞天、山河三个主题空间。初入展览,穿过梯形通道,眼见之景由不见全貌到豁然开朗,再看到星星点点的秘色瓷器,藏身于高岭土造景的起伏之间,颇有种“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源意味。

在创作上,艺术家有些延续了以往的创作方式,一人成诗,独立思考;也有些团队自发形成了合作集体,以团队的形式介入到田野调查、研究感受和艺术创作中。

如现场展出的作品《何处青山是越中》,就是青年艺术家沈晓明和队友们的共同创作,它由中国画山水和中国书法两部分组成。

走进展厅,首先见到的是一幅5米高、24米宽的巨型画作,中间为一个巨大的团块状山水。书法部分,以中国古建筑中的梁柱作为载体。这是两根对置的柱子,右边柱子上重复书写着“时时引领望天末”,左边柱子上重复书写“何处青山是越中”。

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济江问舟子》,是其渡钱塘江时所作。沈晓明表示,这也符合了团队起初定下的“追问”这一主题。“这既是一个提问,同时又是一个答案。”沈晓明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视觉转换,给观众带去新的思考,使“唐诗之路”上的山水获得被重新感知的可能。

“唐诗之路”如何走入生活? 浙江艺术家用多视角呈现现场展出的作品《何处青山是越中》。童笑雨 摄

除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展览现场还有许多互动装置。如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策展组成员还为观众准备了印有山川湖海的印章系统。观展结束时,观众可在展览折页空白部分印制自己心中的山水,创造自己心中的“唐诗之路”。

高世名表示,希望借助多媒介交融的展陈方式,使今日的“唐诗之路”形成于每个人的行走与重读之中。“我们想寻找‘唐诗之路’上的‘同行者’‘同道人’,让诗歌的种子生根、发芽,延续至未来。”

据悉,本次展览在浙江展览馆举行,将持续至3月18日。(完)

【编辑:叶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