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5300年前先民们观测天文修筑规模庞大良渚古城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25日发布消息说,在该中心参与主办的今年中国航天日一场“航天点亮梦想”主题电视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应邀进行跨界对话表示,5300年前,良渚古国的先民们为了都城选址,在瑶山祭坛观测天文,修筑了规模庞大的良渚古城。
单霁翔认为,中国古人可能比今天的人们更加热衷于观察宇宙,并且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记录来指导生产生活。除通过观测天文修筑良渚古城外,他还提到,西周时期的周公为了都城选址,以“天地之中”作为天文观测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日影观测,留下土圭观测日影的方法。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观星台,组织全国性天文观测活动,观测范围从南海直到西伯利亚,共建立27个观测点。
单霁翔介绍,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天文观测与天文历法密不可分。从商代甲骨文中的天象记载和历法演算,到战国时代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再到汉代的天文历法成果,中国始终领先世界,揭示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古代人们以星辰为参照,发明“牵星过洋”的导航技术,沿海上丝绸之路直达非洲,促进世界各地文化交流。
同时,中国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还形成历史悠久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承载着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根脉,并与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他说,北京建国门内的古观象台是世界上遗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这座观象台从公元1442年到1929年,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紫禁城也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仿照天上的“紫微垣”所建。
据了解,此次主题电视论坛由CGTN智库联合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共同主办,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联合主办,单霁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和中国女航天员、“太空教师”王亚平,以及NASA火星项目科学家Amitabha Ghosh、日本女航天员山崎直子、意大利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等中外嘉宾应邀参加,通过论坛连线展开跨界对话。(完) 【编辑:王禹】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京连演18场创巡演纪录
2022-04-25 -
“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油画中的中国风格和中国面貌
2022-04-25 -
互联网时代,重拾纸质书
2022-04-25 -
“南网知行书屋”计划5年建逾300间 推进阅读公平
2022-04-25 -
古代放休假制度
2022-04-25 -
《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
2022-04-25 -
辽宁省科技馆原创有声航天科普漫画《逐梦星辰大海》重磅上线
2022-04-24 -
“中拉文学大家谈”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举办
2022-04-24 -
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总体规模达415.7亿元
2022-04-24 -
42种图书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你读过哪些?
2022-04-24 -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上线 系中国首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档案
2022-04-23 -
全民阅读大会推广歌曲:用书香奏响心灵的音符(中)
2022-04-23 -
《红楼梦》系列邮票第五组4月23日发行
2022-04-23 -
《看见中国-象往的家园》新书首发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04-23 -
书香中国 奋斗人生
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