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数字艺术作品贵州展出 考古与数字跨界碰撞
中新网贵阳4月28日电 (周燕玲 蒲文思)《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29日在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开展,展览汇集10个国家和地区的44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通过艺术、考古、科技和数字的跨界碰撞,呈现一场数字艺术的视觉盛宴。
此次展览由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教授比吉特·荷赛娅(Birgitta Hosea)、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小涛以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共同策划,使展览既有考古学与数字艺术的融合,也有人与自然、社会、科技的连接表现,还有虚拟现实与现实人间关联的“合成人间”。
图为展出的数字艺术展。蒲文思 摄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与数字艺术结合后,不仅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还让观众与文物来了一场亲密接触。如台湾艺术家林俊廷的《响》,再现了技艺精堪的中国国宝宋画原貌,观众可近在咫尺瞻仰《溪山行旅图》的精微细节,四季分明、雨雪阴晴不定的“鲜活”大山,加上山里传出的声音,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探看的“新视窗”。
又如中国艺术家顾静和夏炎创作的《盘龙连枝灯》,画面主图像取自贵州出土的文物“盘龙座跪人连枝铜灯”,于传统绢上绘制半工半写水墨画约20米左右长卷,辅以暖白色灯管悬挂于空间;艺术家汤柏华带领团队创作的动画《莫高霞光》,以敦煌壁画为艺术背景加上数字艺术后,壁画中所有物象都活灵活现起来,一幅壁画就是一个现代的呈现。
图为观众参观数字艺术展。蒲文思 摄法国艺术家斯蒂芬·蒂德特的作品《半月》、韩国艺术家韩镐的作品《永恒之光-天堂》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们的作品,融合虚拟与现实、数字科技与艺术,让人不禁思考数字艺术的当代意义。
“我们搜罗了整个世界,为观众带来最前沿的数字艺术作品,希望能让大家思考数字艺术以及它的当代意义。”比吉特·荷赛娅说,展览的核心隐喻是裂变,这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艺术家汇集在一起是为了指出数字艺术的概念,因为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图为观众参观数字艺术展。蒲文思 摄在张小涛看来,数字化让古老的和现代的艺术再生,“裂变”是一次数字艺术国际化的虚拟时空会面,也是一次数字艺术从媒体实验室走向公共场域的实践,这次展览是对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科研、生产的一次实践,也是一次国际与中国本土化的合作,将为中国的数字艺术实践带来一种变革力量。
此次展览是贵州当代艺术史上首个涵盖全球化数字影像和多媒体浪潮的大型展览,也是全球化数字艺术与贵州省博物馆的一次“核聚变”实验项目。“展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产品,我们想把多样化的展览推介给社会大众。”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数字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样态,数字艺术代表着未来,博物馆在守住历史和文化根脉的同时,也要积极拥抱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未来。(完)
图为观众参观数字艺术展。蒲文思 摄图为展出的数字艺术作品。周燕玲 摄图为观众参观《盘龙连枝灯》作品。周燕玲 摄 【编辑:王禹】-
中国年轻人推动国风“出圈” 传统美学自持热度
2022-04-29 -
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试行开放
2022-04-29 -
河北省馆陶县发现清末五品诰封墓志铭石碑
2022-04-29 -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表演艺术专项基金援沪逾16吨物资
2022-04-28 -
青海摄影师包揽国际大赛金银铜奖
2022-04-27 -
北京白云馆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启幕 以文化促中外民心相通
2022-04-26 -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收官 四大类23项活动共赴书香之约
2022-04-26 -
“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油画中的中国风格和中国面貌
2022-04-25 -
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总体规模达415.7亿元
2022-04-24 -
霸陵出土20余件文物首次向公众展出 父子“相会”汉阳陵再现“文景之治”
2022-04-23 -
河北民间匠人用五谷杂粮绘出大千世界
2022-04-23 -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用好直播打赏等利于戏曲传播的工具
2022-04-23 -
青海“藏画之乡”里的唐卡艺人:拳拳爱心守初心
2022-04-21 -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推进优质戏曲资源在直播平台获得应有经济效益
2022-04-20 -
“诗画浙江”数字纪念品将发行 借科技展示文旅资源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