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70岁 依然“戏比天大”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举行建院大会,“北京人艺”从此成为中国话剧界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今年,为庆祝建院70周年,北京人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让戏剧爱好者们继续与戏剧相遇,共同为剧院“庆生”。在“镇院之宝”《茶馆》70周年纪念版演出正式开启的前一天,演了374场《茶馆》的第一代“秦二爷”蓝天野与世长辞。但是,“老裕泰”的故事没有停止,“戏比天大”的传承也仍在继续。
图为70周年纪念版《茶馆》演出剧照。从左至右:李士龙、濮存昕、冯远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去年看戏,蓝天野就坐在我后面”
6月8日,中国话剧界巨星陨落——北京人艺元老蓝天野去世,享年95岁。
消息传来,北京人艺的忠实观众周圆和梁爽(均为化名)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就在一年前,他们还在首都剧场看蓝天野执导的话剧,两人清楚地记得,蓝天野就坐在他们后排。
这部话剧是2021年3月由北京人艺推出的第三版《吴王金戈越王剑》(1984年首演),已退休的濮存昕饰演越王勾践,94岁的蓝天野坐镇导演。
观看演出那晚,周圆一进首都剧场的大门就被正在拍节目素材的央视主持人鲁健“抓”住,做了一段简短的采访。这个小插曲出现在两个月后CCTV4播出的《鲁健访谈·对话濮存昕》节目中。鲁健问:“话剧和影视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周圆答:“话剧舞台上那个张力。”
周圆记得自己看的第一部北京人艺话剧是大学时期看的《万家灯火》,主演是宋丹丹和濮存昕,“买的是40元人民币的学生票,坐在最前排”。
她印象最深的观剧经历则是2013年10月上演的《小井胡同》。当时,这部首演于1985年的话剧由人艺演员杨立新接棒当导演。“我是杨立新的‘脑残粉’。”近十年过去,周圆回忆起来依然难掩兴奋,当时她和父母一起看剧,发现偶像竟然就坐在自己前面,“我激动得全程都在看他!”
北京人艺的票出了名的难“抢”,但作为人艺“铁粉”,梁爽“二刷”了《窝头会馆》,“还是‘五星级’版的”。“五星级”是指由何冰、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徐帆5位明星出演,个个都是实力派,梁爽看得十分过瘾,“那时候觉得宋丹丹最厉害”。
至于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周圆和梁爽自然都没有错过。周圆2014年看完后在微信朋友圈里打下一大段字,感叹表演之精彩,“感谢老舍将《茶馆》带到人间”。
在小小剧场里,观众与创作者是“双向奔赴”的。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曾在1986年11月的“人艺之友”成立大会上真诚地向观众致敬:“你们是我们的好观众,好朋友。你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多少年来,你们爱我们的演员、导演、舞美艺术家以及后台、剧场无数为你们服务的人们。老实说,离开你们,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倒不是因为你们买票看戏,而是因为你们亲切地关怀联系着我们的心。”
6月9日,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拉开大幕,集结了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吴刚、龚丽君、冯远征等该剧目“第二代最强阵容”的《茶馆》重登舞台。开票当天,5场演出的票在2分钟内就宣告售罄。周圆和梁爽这次没有抢到票,但两人有了一次全新体验——12日“院庆日”当晚,《茶馆》通过社交平台进行高清实时直播。据统计,当晚观看人次达5000万。
图为70周年纪念版《茶馆》演出剧照。从左至右:李士龙、濮存昕、冯远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说不尽的曹禺,演不尽的《雷雨》”
6月12日实时直播的《茶馆》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的压轴剧目。在此之前,从5日开始,北京人艺就开始通过社交平台账号放送经典剧目的剧本朗读和剧目展映。
6月6日,首部线上展映作品《雷雨》播出前,杨立新(饰演周朴园)与龚丽君(饰演蘩漪)在直播间聊起了“说不尽的曹禺,演不完的《雷雨》”。当被主持人问及“为什么《雷雨》对北京人艺这么重要”时,杨立新笑答:“因为那是我们院长写的戏。”
《雷雨》是曹禺在大学期间发表的四幕剧,1954年首次被搬上舞台。这部用3个小时演绎“8个人物的30年恩怨情仇在一天内爆发”的话剧,是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戏剧结构、思想内核都有着超越时代的魅力,曾被多个剧种改编,2006年上映的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根据它改编的。
龚丽君从1989年大学还未毕业时就开始演蘩漪,一演就演了30多年。杨立新打趣称,这是“流水的演员,铁打的蘩漪”。
龚丽君则透露,杨立新被人艺同行称为“杨百科”。因为他为塑造角色做足功课,将故事发生年代的史料记了满满一笔记本。从2004年开始,杨立新演了150多场《雷雨》,也“吃透”了人物。“很多人说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但他们之间其实有过爱情。蘩漪曾说她生了冲儿后,周朴园16年没理她,也说明周朴园心中始终有别人。”
4月17日,徐帆在首都剧场排练《蔡文姬》。(中新社发 史春阳 摄)“一个剧院,不怕老,怕旧。我们永远要创新”
聊完《雷雨》后,接下来的几天,北京人艺的直播间依次迎来了《蔡文姬》主演徐帆与导演唐烨,《白鹿原》的“白嘉轩”濮存昕,《哗变》的“格林渥”吴刚和“魁格舰长”冯远征,《窝头会馆》的“苑大头”何冰,畅聊台前幕后,透露不少趣事。
比如徐帆刚说完自己对于上一任“蔡文姬”、已故表演艺术家朱琳的表演功底高山仰止,唐烨就笑称,现在徐帆也已经是后辈眼中的“高山”,一起演《蔡文姬》的演员还激动地问徐帆记不记得自己,“当时他演的是抢人的小兵,现在演的是左贤王”。
吴刚则回忆了自己出演《哗变》的一个小插曲:某次演出中,饰演律师格林渥的任宝贤突然失声,导演让他上台,他马上投入排练,每天背台词,开演前两天,吴刚遇到任宝贤,“我问:您嗓子怎么样了?任宝贤老师哑着嗓子说:过两天就好了。过了两天,真的好了,而且(声音)还特别亮”。这个“捡漏”的演出机会便又从手里溜走了。直到2006年重排《哗变》,吴刚要求饰演格林渥,这才“圆梦”,而且他还凭借这个角色摘得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
北京人艺排练厅的墙上,“戏比天大”四个字在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之下,让“50后”的濮存昕、“60后”的冯远征、吴刚、何冰、徐帆以及更年轻的演员们受益终生。
与北京人艺创立之初的目标——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相比,70岁的北京人艺还很年轻。濮存昕说:“一个剧院,不怕老,怕旧。我们永远要创新。”
(完)
【编辑:唐炜妮】-
中轴线申遗文本计划明年提交世界遗产中心
2022-06-14 -
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去世 范曾发文悼念:先生平生业绩永彰光辉
2022-06-13 -
北京人艺70年:何以“戏魂国粹”
2022-06-13 -
穿越北京中轴线,解锁700年时光
2022-06-12 -
明星云集经典齐聚 北京人艺举办建院70周年线上纪念演出
2022-06-12 -
北京人艺70年经典剧目放送收官 掀起线上观剧热潮
2022-06-12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颁奖暨启动仪式举办
2022-06-12 -
人艺七十年 岁月“留”金
2022-06-12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古籍修复 用匠心守护文化遗产
2022-06-12 -
聚焦文物保护利用 北京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2022-06-11 -
北京人艺始终是他心中的戏剧高峰
2022-06-11 -
油画《父亲》珍贵草稿亮相
2022-06-11 -
北京人艺大幕重启 《茶馆》上演70周年纪念版
2022-06-10 -
大地是沉郁的,“戏要落在地上”
2022-06-10 -
重回京城剧院,让戏剧生活化成新时尚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