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 >

甘肃农村非遗的“城市新体验”:乘云而上,现代传承

时间:2021-06-17 01:4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6月13日电 (闫姣)“触网”让厚植于乡土的非遗文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观赏模式,并与时下潮流“亲密接触”,让古老非遗文化火热“出圈”。近年来,“云上非遗”在甘肃农村日渐升温,推动非遗文化和职业教育融合、创新传统“师带徒”也成为当地非遗走出深闺的“城市新体验”。

端午小长假期间,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兰州展开。甘肃各地200余名非遗传承人携千余非遗作品和非遗衍生品进行项目展演。现场,不少非遗人忙碌地进行直播打卡,或拍摄录制短视频发送至网络分享。

“无论是网络传播,还是步入城市来交流,我们最终是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够爱上非遗,并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的队伍中。”来自农村的民间手艺人、“80后”甘肃洮砚非遗传承人李琴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她常通过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晒”雕刻手艺,也尝试用直播“云收徒”。

“以前,很多民间手艺人都习惯于‘闷声干事’,不善与网友互动,尤其年老的传承人鲜少‘打卡’网络。”李琴娟进行非遗直播的愿望非常强烈,她说,互联网为处在深山的非遗文化打开了另一个渠道,受到更多人关注,无形之中也扩大了非遗保护的队伍。

连日来,记者与多位非遗传承人交流发现,甘肃虽有庆阳香包姐、裕固族绣娘等成功尝鲜“云上非遗”的传承人,但也有人因没有知识储备和互动勇气而对网络“望而却步”,他们希望官方培训“多点料”,多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让更多乡间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裕固族民歌省级传承人钟兰琴看来,非遗文化的延续,不仅要借助“云端”,更为重要的是,推动非遗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传统“师带徒”的固有非遗传承模式才是现代传承的路径之一。

现年60岁的钟兰琴来自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她说,作为甘肃独有的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深感传承之路的艰难。“走进校园展示展演,融入课堂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法。”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该中心将携手高校,培养更多青年非遗传承人,引导青年徒弟帮助年老传承人进行线上活动,让他们看到网络带来的发展机遇,感受网络魅力。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研究所近日挂牌成立。刘卫华说,该非遗中心携手高校探讨、研究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也为高校在非遗专业设置及非遗教学方面探索路径和方式。比如,开展课题研究,带动青年教师对非遗进行重点探索,联合开展非遗田野考察,集中开展培训,一对一研讨,并出版研究成果。

“00后”甘肃学子牟肖锋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成为了蛋雕手艺人的“大弟子”。在大学攻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他,立志借助现代技术展示出蛋雕独有“气质”。他说,以后会不断变换传播方式,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完) 【编辑:郭梦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