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 >

青海玉树:老报纸记录下的七十载江源蝶变

时间:2021-09-28 08:2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26日电 题:青海玉树:老报纸记录下的七十载江源蝶变

作者 胡贵龙 潘雨洁

啪!展馆内的射灯亮了,暖黄的光线下,数百份旧报纸用相框精心装裱、悬挂于长廊两侧的红墙上,细细分辨纸上模糊的墨迹,仿佛与时间展开对话。

“这份最为宝贵,”索昂生格指着廊边的第一幅相框,是《新华日报》1949年10月2日的报纸,头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大字醒目,“它见证了历史。”

青海玉树:老报纸记录下的七十载江源蝶变图为玉树州红色文化博物馆中的实物展示。胡贵龙 摄

耗费数年心血,索昂生格和女儿创建了玉树州红色文化博物馆,集中展出1949年至2021年期间的新旧报纸300余份,书籍、纪念章、生活用品等实物逾500件,记录“三江之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建政70年间的发展变化。

“展品的来源很广泛,多是跟全国各地的‘藏友’、民间收藏机构交流互换,”索昂生格介绍,从全国各地邮寄来的报纸将近1800份,他与女儿需要从繁杂的合订版中寻找玉树相关报道,重新按日期顺序排列。

展出的报纸须先覆盖保护薄膜,用红色水笔在塑料上标记出整版中的玉树新闻,挤出空气、置入相框,“旧报纸边角磨损、氧化严重,轻轻一碰就可能破碎,所以要格外小心,”索昂生格回忆,“报纸年份久远,有刺鼻气味,长时间翻看会不停流泪。”有时,父女俩花一整天时间,才能从一大箱子旧报纸中发现一个报道玉树的“小豆腐块”。

青海玉树:老报纸记录下的七十载江源蝶变图为玉树州红色文化博物馆中展出的老报纸。胡贵龙 摄

“从前,西宁到玉树路不通,几千头牦牛驮着包裹,翻山越岭两三个月才能到;牧民眼中‘有通天本事也难渡’的通天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架桥通车,现在从源头治多县到玉树市开车2小时就到…”多年的搜集与整理,索昂生格对玉树的今昔变化娓娓道来。

在他看来,建政70年间是玉树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历史需要上下承袭,由整体看局部,更要以史料为据,尊重事实。”索昂生格说,馆内展出的书籍,从民国年间薄薄一本的《玉树土司调查记》,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志》《抗震救灾纪实》等厚重“大部头”,有关玉树的文字记载越来越详实,历史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

青海玉树:老报纸记录下的七十载江源蝶变图为学生参观玉树州红色文化博物馆。胡贵龙 摄

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中国好人”扎西东周、高原好“曼巴”仁措医生…这些熟悉的玉树模范人物在老报纸中的形象丰满鲜活,索昂生格带着女儿遍访他们的故居,收集曾经的衣物、工具、生活用品,让报纸中的故事和实物互相呼应,更具真实感和说服力。

三十年来,索昂生格用工资积蓄收藏整理记录玉树地区发展变迁的实物史料,抢救濒临失传的内容。“史料价值不能以价格衡量,开博物馆是想让玉树的年轻人无门槛、近距离了解过去,为前辈的故事感动,知晓今天幸福生活的源头,心怀感恩。”他说。

如今,索昂生格的女儿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玉树州博物馆的讲解员,“未来,展览的形式会更多样,利用新技术立体、全面地讲老故事,人们足不出户,在手机、电脑上就可以观展,这也是我的心愿。”索昂生格说。(完)

【编辑:姜雨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