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探访“万里黄河第一隧”:穿越地上悬河 “天堑”变通途
中新网客户端济南10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 梁犇)近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山东济南,探访备受瞩目的“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
这条隧道,如何实现穿越地上“悬河”?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无人机航拍)。梁犇 摄“天堑”变通途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公开资料显示,万里黄河流淌到济南,泥沙沉积演化成为地上悬河,成为阻碍济南城市发展的一道“天堑”。
经过多年发展,济南形成了以大明湖为中心,东西狭长、南北短促的带状格局。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应运而生。
据介绍,项目全长4760米,其中2519.2米采用盾构隧道形式下穿黄河,隧道管片外径15.2米,隧道内上层为双向6车道城市道路,下层为轨道交通预留。
隧道距离长、覆土浅、水压高、施工风险极大,有“万里黄河第一隧”之称。
它于9月29日建成通车。这是世界首条穿越地上“悬河”的隧道,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工程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济泺路隧道通车后,开车最快5分钟就可过黄河。北跨携河发展对引导济南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产业向北拓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加速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隧道设计颇具“文化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万里黄河第一隧”的隧道设计,颇具“文化范”。
资料图:9月29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图为该隧道。建设单位供图据了解,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主题设计为“黄河根脉 岁岁安澜”,定位为城河相融,动静相融,蕴含“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隧道洞口设计为“岁岁九曲弯”声屏障。借黄河传统水纹样,将场地、色彩、光影结合,再造了黄河地形与黄河流动的自然之美,描绘了新时代黄河画卷中诗情画意的城市底蕴。
另外,洞内墙壁设置“黄河幸福树”,采用3D打印贴膜工艺,绘制在侧墙钢盖板上,寓意坚韧、力求上进,构建和谐共生生态的愿景。
不仅如此,隧道以黄河星空为题,暖色照明,顶部弧线灯光表现黄河穿越之感,行驶隧道中,远远望去,可以感受到星空光线流动之美。(完)
【编辑:苑菁菁】-
【母亲河畔的中国】探访黄河文化主题民间博物馆 听老物件诉说千年古事
2021-10-23 -
那些年深植我们记忆中的诗词里的黄河……
2021-10-18 -
“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2021-10-17 -
162米巨幅油画长卷《黄河》亮相长沙李自健美术馆
2021-09-30 -
济南发现从战国至清代84座古墓 出土罕见黄绿釉狮坐莲花灯
2021-09-16 -
天下黄河第二碛
2021-09-03 -
青海黄河流域河湟文化首次被立法保护:含戏剧、城址、村寨等
2021-08-31 -
青海宗日遗址探明两处台地遗存分布情况
2021-08-31 -
《黄河大合唱》:中华儿女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
2021-08-25 -
131件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尽现黄河形魂之美
2021-08-14 -
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在青海首演
2021-07-17 -
“盛世黄河”邀请展开展 展出两件超百米美术作品
2021-07-05 -
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文化主题研讨会召开
2021-06-22 -
巨野访古:黄河故道下的十字莲花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