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日暖》新书发布:每一个村庄都值得铭记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被认为写出了“农村的灵魂”的乡村题材长篇小说《桑田日暖》日前出版,作者王棵在书中用精妙的语言编织出了一幅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的生动图景。
日前该书举行线上新书发布会,著名作家张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晓舟,以及本书作者王棵与各界读者分享了《桑田日暖》的阅读感受,并就“每一个村庄都值得铭记”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桑田日暖》是中国当代作家王棵所著的长篇小说。作者于其中行文如穿针引线,针脚细密,富有扎实的生活质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春回大地、新美如画的南方水乡。
王棵,男,1972年生于江苏南通,现居成都。曾从军20余载。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刊选载。曾获《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十月》“新锐人物”奖、《滇池》文学奖、第六届四川省文学奖、第十一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海军“金锚文艺”一等奖。著有小说集《守礁关键词》、长篇小说《动女情史》等。
张楚认为,《桑田日暖》是一部非常好的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里面的人物非常逼真,这跟作者的艺术感受力和写作技术有关。“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巧妙,从头到尾25万字,王棵用了很多戏剧、影视的叙事技巧,让日常的乡村生活读起来既好看又耐人寻味。”张楚对王棵的创作很了解,他认为,王棵之前写《守礁关键词》时,语言有着非常跳跃的质感和痛感,而写《桑田日暖》,王棵在刻意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叙事,这种语言对乡村的氛围、基调是贴合的,是妥贴的。张楚多次表达对《桑田日暖》的喜爱:“我读完之后觉得意犹未尽,我特别希望王棵再写第二部、第三部。”
作为《桑田日暖》的编辑,胡晓舟坦言道,描写乡村的长篇小说在我们的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传统,而《桑田日暖》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关于本书的内容,胡晓舟非常同意张楚的观点:王棵写出了农村的灵魂。“比如醒兰这个人物,她身上蕴藏的前行的力量,乡村的真正灵魂深处的东西被这个人物给带到了大家的面前。”胡晓舟认为,文学作品的魅力、价值并不在于写哪一段生活,因为文学是包罗万象的,题材是丰富的,在于你怎么写。而这一本《桑田日暖》,她虽然编辑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她刚才翻了翻,觉得还能重新看。“我从哪个环节进入都能读下去,其实这就是成功小说的标志。”
王棵表示,在写《桑田日暖》的时候,在内容选取上他会认真推敲,尽量选择相对独特的、相对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所以,《桑田日暖》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情节,比如:跑班头、挑荠菜。“我比较注重故事的可读性,我会当成观众就坐在我前面,时时刻刻会在想:我写到这儿,观众读者能坚持读下去吗?还是读不耐烦了,看不下去了。”其实在动笔前,王棵就希望80年代写一部,90年代写一部,新世纪再写一部,所以他比较刻意地把这个小说放在80年代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落,而他在写《桑田日暖》的时候已经在构思第二部怎么设置了。(完) 【编辑:房家梁】
-
北京纪实影像周大咖热议 纪实影像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2021-10-22 -
商务印书馆推出国内首部中型本《汉葡词典》
2021-10-09 -
网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新青年与新农村的“芬芳”
2021-09-23 -
贾樟柯谈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文学角度叙述乡村变迁
2021-09-17 -
两部门公布新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名单
2021-09-02 -
“益起读好书”公益行动启动 18位网文作家参与
2021-09-01 -
北京鼓励“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等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1-08-13 -
循规律、兴文化 为乡村振兴铸魂
2021-08-05 -
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将举办 有这些亮点
2021-07-21 -
呵护乡村孩子的诗心
2021-07-10 -
长篇小说《惊蛰》:乡土写作之新探索
2021-07-10 -
广东作协发布《信仰——周恩来岭南纪事》等十部红色题材作品
2021-07-01 -
专家在京探讨华服流行趋势 倡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2021-06-20 -
靠特色“出圈” 让博物馆拥有全新的“打开方式”
2021-06-19 -
北师大与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签约 开拓校部合作新空间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