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之战》:描绘战争的交响诗
□ 雷健
西方音乐史上用交响乐来描绘战争的乐曲屈指可数,有名的包括贝多芬根据1813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西班牙维多利亚盆地击败拿破仑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当时的那不勒斯国王、西班牙国王)率领的5万军队而作的《威灵顿之役》(又译作《战争交响曲》或《威灵顿的胜利》),柴可夫斯基以1812年俄罗斯将军库图佐夫率领20万俄军击败拿破仑60万大军的《1812序曲》,以及弗朗茨·李斯特从考尔巴赫壁画《匈奴之战》获得灵感创作的同名交响诗。
交响诗源于同名壁画
威廉·冯·考尔巴赫1805年生于德国沃尔德克,先后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和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其画风颇受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汉斯·荷尔拜因和马丁·松高尔的影响。
据古罗马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左右,一支来自亚洲的游牧部落大军自东向西越过伏尔加河和顿河,一路横扫欧洲东部。公元5世纪这支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大军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东部。考尔巴赫的壁画《匈奴之战》创作于1850年,描绘了公元451年6月,匈奴人在国王阿提拉率领下与罗马将军埃提乌斯和西哥特国王联军在法国香槟沙隆地区进行的一场惨烈战斗。这场战斗最终以罗马大军取胜而告终。
考尔巴赫这幅画没有拘泥于地面战争,而是在描绘地面双方战士血腥缠斗的同时,把战争引申到天国,天空中一位断了左腿的士兵仍在挥剑砍杀,他的上方,是一个手握十字架长矛的战士正在刺杀士兵。那里不仅仅有身体的肉搏,还有灵魂及信仰的博弈。
赞歌式旋律画面感极强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被称为音乐神童,9岁时就举行了第一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1821年他到维也纳师从萨列里和车尔尼学习音乐,不久即在欧洲各地巡演。交响诗《匈奴之战》作于1856年至1857年间,1861年发表,是李斯特所写13首交响诗中的第11首,其时他正任魏玛宫庭乐长。李斯特晚年因为与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的婚姻遭到教会和沙皇的阻挠而破灭,迷茫无措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成为一名神父。
据说他很看重考尔巴赫的系列壁画,准备根据他的壁画创作《尼禄》《耶路撒冷的毁灭》《巴比伦之塔》以及《希腊的荣耀》等管弦乐作品,但最终只写了《匈奴之战》。写完这部作品后,李斯特将它题献给心爱的卡罗琳·维根斯坦公主。
这部交响诗画面感极强。乐曲一 开始是大管低沉的旋律,象征匈奴大军来袭,躁动不安。几小节后弦乐与铜管加入,节奏加快,大军开始在战场上奔突厮杀,弦乐组始终以快速模进的旋律作背景,长号圆号以及小号间或加入,突出战场上的惨烈搏杀气氛。这段描述战争的旋律约7分钟,占这部长15分钟的交响诗一半篇幅。随着响亮的铜管奏出胜利凯歌,罗马大军取得了胜利,乐曲也进入抒情的第二部分。
据说李斯特原本想用宏大的合唱来表现罗马军队的胜利,但他还是采用了教堂常用的管风琴来咏唱胜利。他曾说:“这幅画作蕴含了十字架的凯旋……我把画中的流星与太阳之光带入音乐,尾声由管风琴演奏的天主教圣歌‘忠诚的十字架’旋律中和而为一。”管风琴轻柔的圣咏宁静清澈,在穹顶中回荡,与前半部分激烈的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乐队一声响亮的全奏打断了管风琴的吟咏,象征教堂外欢庆人群的喜悦。随后双簧管、长笛、大提琴加入吟唱,赞歌式的优美旋律让人远离战争杀伐。在乐曲最高潮处,管风琴再次加入,这次不再是低声吟唱,而是辉煌进入,与乐队形成巨大共鸣。 【编辑:王诗尧】
-
《匈奴之战》:描绘战争的交响诗
2022-02-16 -
《匈奴之战》:描绘战争的交响诗
2022-02-16 -
《匈奴之战》:描绘战争的交响诗
2022-02-15 -
《匈奴之战》:描绘战争的交响诗
2022-02-15 -
第五届哈尔滨大剧院艺术节启幕 郎朗激情演奏引沸冰城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