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上的考古圈亮点十足
自媒体上的考古圈亮点十足
【忆言忆语】
北大文物修复员的办公环境是什么样子?3000年前三星堆的手艺人到底怎么制作出精美的金面具?文物大省河南省的考古队领队每天都在挖什么?……一个个有亮点、有趣味的考古相关的热门话题牢牢吸引着大众的视线。
这些话题的发起人,并不是官方团队,而是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的自媒体账号。如今,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推动了自媒体传播的大发展。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对于考古热点,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普通的个体也能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声音。
业内人士利用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掀开考古、文物工作的“神秘面纱”。他们积极活跃地展示自己平时进行田野调查、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博物馆策展等方面的工作,用专业的知识对于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和科普。同时,直面广大网友们对于本行业的诸多好奇和猜测,为大家拨云见日。这个过程中,也轻松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了“考古这件事”与大众的距离。比如b站的up主“王乐仙”,现实中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人员。人们在他创建的“我在北大修文物”视频系列中,可以看到他的办公环境、各类文物的修复过程、北大文博在读学生的实习地等。再如微博的博主“考古队小队长”,现实身份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队的领队。他时不时分享自己的考古发掘日常,诙谐地科普一些专业知识,考古发掘现场也变得有趣起来。
业外的人们,则更多从自己兴趣出发,灵敏地发现富有价值的传播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进行趣味解读。往往紧跟热点,另辟蹊径,做出的成果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局限于专业人士的研究点,时常剑走偏锋,“顺路”有所新发现。比如,颇有名气的手工区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以制作游戏、动画中许多经典道具走红。在2021年他连续复原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和金杖,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他猜测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采用的技艺,尽可能还原制作过程,复原成本也是高达数十万,因此过程很是抓人眼球。此外,他还发现了平时容易被人忽略、古蜀人制作金杖花纹时的细节,这些或许还能为专业的研究提供思路。
业内业外的人们发挥了各自所长,通过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公众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使得这些文博话题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具吸引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真正能受到公众的欢迎的自媒体账号,并不是靠哗众取宠地快餐式输出,而是往往结合了专业度和趣味性。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内容制作时,还会对背景知识进一步了解。在形式上,力求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且易于传播。比如,up主“悟空的宝箱”之前以讲述上古神话传说为主,2021年也开始做考古遗址知识的传播,讲解殷墟遗址、良渚遗址等,收到了网友的不少点赞。他的讲解风格平实有趣,脉络清晰,而且非常注重细节描绘,在视频中做了很多指示线、图标,很是方便观看理解。这反映出他制作内容时,秉持了认真考据的态度,查阅过大量资料。
流量的时代里,只要有亮点、有独特性,个体发布的内容,就有可能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形成有效传播。来自业内业外的自媒体,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有态度,有创新,让一个个热点更加精彩纷呈。
(作者:李韵 吴宜洁,分别为本报记者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 【编辑:叶攀】
-
浙江手艺人“学艺”周年记:愿非遗“纳新”守传承
2022-03-11 -
博物馆:做“大学校” 讲“好故事”
2022-03-09 -
故宫唯一全员女性修复小组:一针一线为文物回春
2022-03-09 -
不挑战人性,便是一种慈悲
2022-03-08 -
进博名画在沪展出:“回流”文物艺术品留在了中国
2022-03-04 -
新水下文物保护条例 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
2022-03-03 -
对文学故乡的描摹与展望
2022-02-23 -
全媒体时代,戏剧化挑战为机遇
2022-02-22 -
文学是个超时空机器
2022-02-22 -
故宫博物院为孩子们献开学礼《了不起的故宫宝贝》
2022-02-22 -
宁夏非遗艺人:痴醉剪纸间
2022-02-22 -
安徽“十四五”力争智能考古获突破 加强凌家滩遗址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
2022-02-22 -
故宫博物院为孩子们献开学礼《了不起的故宫宝贝》
2022-02-22 -
安徽“十四五”力争智能考古获突破 加强凌家滩遗址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
2022-02-22 -
安徽“十四五”力争智能考古获突破 加强凌家滩遗址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