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被贬益州,慧眼识李白
□许永强
蜀地诗心
唐玄宗开元九年(720年)春天,身为礼部尚书的苏颋出任益州(今川西部分地区)大都督府长史。此次远离宫廷,成就了苏颋诗文的又一高峰。在蜀中,他创作的写景咏怀诗,纯净、流利,焕发出浑融的气息,展示出一种昂扬的姿态,体现了唐代诗歌由初及盛的气度。在益州,苏颋遇见了19岁的李白,并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导师。因有了苏颋的赏识、鼓励和指导,才有后来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出盆地,书写大唐最华丽的篇章。
壹
燕许大手笔
苏颋一生经历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袭父爵为许国公,与闻名于时的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
苏颋天资聪明,千余字的文章读过一遍,就能背诵。他从小失去父亲的欢心,常常与仆人生活在一起。晚上读书,没有灯烛照明,他就到厩棚灶房,用炉膛里的火光照明。历经苦学,让他文才出众,文章雄厚有力。宰相张九龄称赞其胆识过人,可谓文坛“雄帅”。
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19岁的苏颋进士及第,授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县尉,后一路擢升,与父亲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唐玄宗登基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常常是脱口而出,斟酌恰当,负责抄写的书吏多次恳求:“请您口述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宰相李峤也说:“你文思泉涌,我赶不上。”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苏颋升任宰相,与博学多才、“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宋璟同知政事。宋璟为人刚直,遇事果敢裁决,往往不和苏颋商议。但是苏颋并不置气,反而十分谦让,宋璟感叹其“尽公不顾私”,二人因此结下莫逆之交。
然而,这也导致了苏颋罢相迁蜀。开元八年(720年)正月,宋璟和苏颋一起奏疏朝廷严惩恶钱。所谓恶钱,即民间私人铸钱,这种钱轻重分量不一,扰乱了正常的市场活动。这本是一件控制通货膨胀的好事,但宋璟派到江淮区的监察御史萧隐之操之过急,强行摊派,要老百姓挨家挨户交纳一定数量的恶钱,激起民愤,触怒皇上,最终导致二人被罢相,苏颋被贬益州。
离开长安之前,苏颋和宋璟、郑惟忠在自家小院饮酒话别。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苏颋把内心的感伤无奈写在院墙上:“岁穷惟益老,春至却辞家。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内心的伤感和无奈无处诉说,就像萧瑟秋风中飘落的落叶:“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汾上惊秋》)
贰
慧眼识李白
去京离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境,苏颋途经广元昭化入蜀,看到路途的险状,心中郁结愁苦心境宣泄而出:“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经三泉路作诗》)“危途晓未分,驱马傍江濆。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旅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用“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夜发三泉即事》)诗句折射出内心的愁苦。
苏颋为人宽厚,凡事不主张武力。当时,青海的一个部落酋长苴院想入侵唐朝,派间谍到益州刺探被抓住。按惯例,先杀奸细,再上报朝廷请求出兵,但苏颋放了奸细,让其带回一封信:毋得尔!仅仅3个字,却让苴院羞悔不已,再也没有动过入侵念头。
益州当时民生凋敝,百姓流亡,财政困难。苏颋招募守边士兵,开盐井设冶炉,拿出盈余的钱购买谷物,充实粮库。前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征用库钱购买织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遭到苏颋拒绝。有人说:“您身在远地,不能违背皇上旨意。”苏颋说:“圣明的皇上不会因为个人的爱好而侵夺公家的利益,我可以因为距离远而丢掉忠臣的节操吗?”
苏颋善于发现人才,奖掖后进。李白谒见苏颋并得其奖掖和指点,是“诗仙”早年文学道路上的重要事件。当时弱冠之年的李白正在蜀中游历。他自幼就十分羡慕司马相如,立志作赋超过司马相如。《大猎赋》序云:“而相如子云竞夸辞赋,历代以为文雄,莫敢诋讦。臣谓语其略,窃或褊其用心。”李白将此赋和即兴诗《春感》自荐给苏颋。苏颋看了李白的诗文后,当即设宴,亲自款待,夸奖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预言“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这样一位声名显赫长辈的赏识和鼓励,极大激励了李白本有的雄心,并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唐诗专家詹锳认为:“设太白不经苏颋之赏识,或将终其身不出夔门,蛰居蜀地,度其豪奢生活而未必能以诗鸣。经颋之鼓励,太白方自觉为可造之才,而志气益加恢廓。”
当年秋,苏颋随驾北巡,祭汾阴后土。开元十一年(723年)初夏,苏颋再次入蜀,感慨虽然依恋朝廷和家室,但身不由己,还得向南入蜀:“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自知栖不定,还欲向南飞。”(《题礼部尚书厅后鹊》)
叁
诗耀盛唐气
苏颋前后两次入蜀,留诗17首。这些诗歌脱离宫廷应制诗的模式化,创作上更加自由,情之所致,景之所至,情感上得到了解放,更多地体现了愁苦的心绪和爱国的情怀,同时也展现蜀地山水风光的壮美,语言清新、风格刚健,显露出盛唐诗歌的端倪。
苏颋第二次入蜀途经兴州(今陕西汉中)时,感叹路途艰辛,对被贬益州充满了不满:“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晓发兴州入陈平路》)到益州后,苏颋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由“谒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转为应以更博大的政治情怀明确自己的身份职责和价值定位。在成都望蜀台,苏颋写下:“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九月九日望蜀台》)的诗句。此时,苏颋的“忠”已不再是鞍前马后、娱宾遣兴的“谒”忠,而是负恩听命、忠于职守的“践”忠,体现出了诗人独立的政治人格和健康的政治追求。
苏颋入蜀诗中,“兴”的语言已经出现并得到自觉运用。《晓发方骞驿》:“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蜀地奇特的自然气候使诗人感到陌生、隔膜,诗人从外表到内心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应,加重了彷徨迷茫的心情。“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表达了诗人子规血啼般思念长安的心情。结构层层推进,情绪层层深入,物的描写为情的流露做了很好的铺垫。其次,苏颋入蜀诗言辞简约、意向集中、意蕴含蓄,透露出盛唐气息。《山驿闲卧即事》:“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以“息燕”“飞花”等物象为依托,引出自身的怅然之情,简约含蓄的对比手法表达了深婉的思乡之情。
武担山位于成都北较场,相传是古蜀王开明王妃的墓冢。与以往同题材诗作不一样,苏颋的《武担山寺》运用佛教语汇,通过吟咏武担山歌颂爱情的永恒不灭:“武担独苍然,坟山下玉泉。鳖灵时共尽,龙女事同迁。松柏衔哀处,幡花种福田。讵知留镜石,长与法轮圆。”《赠彭州权别驾》:“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首句中叠词“脉脉”,既是形容两江绕锦城,又是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黄莺急切的鸣叫,斑马的长嘶,以动写静,情景交融,以拟人化写落日,离别似乎是落日催促的,烘托出不舍之情。
开元十二年(724年),苏颋离开成都返回长安,跟随皇帝到泰山封禅,奉命撰写了世人赞叹的颂文《朝觐坛颂》。三年后,苏颋病逝于长安,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编辑:上官云】
-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
2022-02-28 -
李白肯定不是宅男,但会剑术就是武林高手吗?
2022-02-12 -
侨乡泉州“世遗人家”新春迎客来
2022-02-04 -
侨乡泉州“世遗人家”新春迎客来
2022-02-04 -
侨乡泉州“世遗人家”新春迎客来
2022-02-04 -
侨乡泉州“世遗人家”新春迎客来
2022-02-04 -
“世界时间上”的李杜诗歌: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2021-12-21 -
濮存昕龚丽君30年修成“黄金档”
2021-12-21 -
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启幕 聚焦“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
2021-12-19 -
舞剧《李白》惊艳亮相“诗仙”舞进“大武汉之夜”
2021-12-05 -
舞剧《李白》惊艳亮相“诗仙”舞进“大武汉之夜”
2021-12-05 -
《李白》三十年 濮存昕:轻舟已过
2021-10-27 -
造蛊术和古滇国不沾边?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