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为积极推进甲骨文文化教育、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理工学院始终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融入教育全过程,将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作为教学创新抓手。
明确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的理念 夯实立德树人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甲骨文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开展,始终站位全局、统筹谋划传承方案,夯实了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的基础。
采用甲骨文“鼎”与“人”作为校徽的主要元素,寓意学校鼎力人中、鼎力中原、鼎盛全国、融入世界,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创建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获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围绕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关系作出的研究,为弘扬包括甲骨文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学校举办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空间与维度,为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整合河洛文化资源,突出洛阳地方特色,把河洛文化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引导学生关注洛阳传统文化发展,感悟甲骨文等“非遗”之美,并用现代传播视野去传承非遗文化。与洛阳古代雒斋艺术博物馆等艺术场馆签订艺术共建协议,探索教育事业与博物馆事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彰显学校厚重的人文底蕴,发挥包括甲骨文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开展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的实践 强化立德树人举措
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重要载体,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结构是相似的。河南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学校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优势与地域优势,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服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以甲骨文为基础,融合设计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组织校内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科研管理人员,围绕甲骨文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提出一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项目选题。《甲骨文所见手工艺用字收集、整理及视觉图式构建研究》《甲骨文“模件性”构形设计研究》等项目先后获批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甲骨文专题研究获地厅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拓展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的渠道 创新立德树人途径
学校拓展多方渠道,促进学生传承与发展甲骨文文化,提高学生了解、学习、研究甲骨文的兴趣和效率。
学生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将甲骨学和设计学结合起来,壁画《龙脉文脉——姓氏意象》、平面设计《意象文字》两件作品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省级美展一等奖。
学校开展“书法与汉字文化”特色工作室课程,每学期选课人数150余人。该课程将甲骨文构形理论融合到书法教学中,使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甲骨文、热爱甲骨文、钻研甲骨文,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举办“非遗薪火相传”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等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多项举措旨在培养更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青年群体,助力书香洛阳理工学院建设,践行把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更多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要求,表现和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代现实语境中的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邢立志 乔莹洁) 【编辑:罗攀】
-
年轻人为何热衷国潮
2022-03-22 -
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2022-03-22 -
四川省社科院揭牌成立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研究中心
2022-03-20 -
琉璃古窑装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2022-03-18 -
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2022-03-18 -
新国风蔚然成风
2022-03-16 -
单霁翔:走进世界遗产,我们都是少年
2022-03-15 -
“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台山海口埠成国家3A级景区
2022-03-15 -
反排木鼓舞:文化自信与传承坚守
2022-03-13 -
步入“80后” 冯骥才:人生感受才更丰厚
2022-03-12 -
冯骥才:今年我80岁,就缺时间
2022-03-10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创新创造活力
2022-03-08 -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文物医生”的老生常谈与奔走疾呼
2022-03-08 -
广州将建岭南文化中心区 推动海丝申遗实质性进展
2022-03-05 -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拿捏好“轻重之间”与“方寸之变”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