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云端”解密孔府旧藏服饰修复技艺
中新网山东曲阜5月18日电 (记者 李欣)“充氮消毒、文物信息采集、病害记录、鉴定污染物属性、红外光谱和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纵面……修复每一件已经产生病害的纺织品文物,至少要经过近10道工序。”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主任、“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策展人徐冉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直播中,“云端”解密孔府旧藏服饰修复技艺。
“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共集结23件该馆所藏衍圣公家族服饰,其中有6件已经修复完成的明代服饰首次亮相。
5月18日,孔子博物馆直播,在“云端”解密孔府旧藏服饰修复技艺。关晖 摄“服饰是华夏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制的物化和表达,在礼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徐冉在直播中介绍说,传世服饰在信息留存方面优于出土服饰。传世纺织品颜色鲜艳、结构完整、纹饰清晰,为研究明代服饰形制标准、色彩复原、纹饰流变、织绣工艺等提供了更直观、全面、详实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但徐冉也表示,由于本身材质的原因,服饰类文物相对来说较脆弱、易老化,加之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温湿度变化、光照以及有害气体等,部分服饰文物历经几百年的时光,会出现纤维断裂、糟朽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展了保护修复项目,对产生病害的文物采取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
在徐冉看来,文物修复是在遵循“保持文物原真性”“最小干预”“可识别”“可逆性”的四大原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分析检测方法作为依据和支撑,用最传统的修复工艺和方法,恢复文物历史价值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恢复这件衣服物质上的完整性,恢复其美学艺术价值,以便在展出的过程中,给观众带来更为美好舒适的观感体验。”
5月18日,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主任徐冉(右)“云端”解密孔府旧藏服饰修复技艺。关晖 摄“仅针线修复就是一个漫长细致的过程,看似那么小的一块糟朽面积,一位修复师整个铺针加固和补衬做下来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徐冉称,当天在修复室里展示的3件已经修复完成的明代服饰,是修复师们连续两年不懈努力,才恢复了它们应有的“芳华”。
“保护修复是我们博物馆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研究、阐释、展示和传承珍贵文化遗产工作的践行。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些珍贵文化遗产不止传承一个400年,还能继续传承好多个400年。”徐冉说。
当天,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颁奖仪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武汉举行。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优胜奖。(完)
【编辑:上官云】-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线上直播 揭秘四大“神秘文物”
2022-05-19 -
梁启东:让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更有力量
2022-05-19 -
天津多举措促进博物馆文化发展 “VR+AR”沉浸式体验将覆盖全市
2022-05-19 -
2022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2022-05-19 -
中国博物馆界的“奥斯卡”揭晓 浙江5个项目入围
2022-05-19 -
广东发布21款数字藏品
2022-05-19 -
“扫馆指南”来了——大湾区博物馆地图发布
2022-05-19 -
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复演 推出“印象研学季”
2022-05-19 -
四件国际展品首次剧透 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区互动体验装置已初具雏形
2022-05-19 -
南京城墙博物馆重“出关”:圆明园四兽首赴金陵“聚首”
2022-05-18 -
南开大学博物馆数字典藏上线首批展示21件文物
2022-05-18 -
国际博物馆日丨颜值呆萌、工艺逆天,这些文物有多酷?
2022-05-18 -
苏东坡题名 唐伯虎落款 北宋“松石间意”琴亮相广州
2022-05-18 -
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18日启动
2022-05-17 -
从盲盒到“元宇宙” 博物馆越来越年轻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