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在端午感受文脉之正
新华时评:在端午感受文脉之正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题: 在端午感受文脉之正
新华社记者冯源
粽子有咸有甜,龙舟可长可短,香囊或方或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的民俗大同而小异,但是要论其源起,就如磁针指南一样,“齐刷刷”地指向2000多年前被发行吟、自沉明志的大诗人屈原。
人们对屈原的景仰,很早就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屈原生活在诸侯纷争的年代,他是楚国的大夫,悼念他的汉代辞赋家贾谊则出生在洛阳,那曾是楚人有心问鼎的所在。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传。
人们对屈原的景仰,也没有因为时间而消磨。端午文化其实有多个源头,像吴越大地上的端午传说就有别于古楚文化。但是,千年以降,屈原的故事愈发家喻户晓,楚辞的篇章更加脍炙人口。风云散去,时空变幻,文化高峰愈显巍峨。
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在端午节景仰屈原,这就是一段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百川归海的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屈原对个人修为的讲求、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对民生的关切、对革新的疾呼,这些文化遗产,早已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文脉正宗。
端午节,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正焕发出更为青春的光彩,成为国人感受文化传承,涵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有人这样释义“端午”:“端”指“端正”,“午”即“正中”。行正方能致远,守正方能创新,基于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道路,就是一条自信之路、自立之路、自强之路。 【编辑:岳川】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哪些属于端午节的仪式感,有你人生的难忘回忆?
2022-06-03 -
读懂中华民族“端午文化”的丰厚内涵
2022-06-03 -
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
2022-06-03 -
两岸专家学者共论“端午文化”与“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2022-06-02 -
外国友人戴维在鄂尔多斯谈端午节:很仪式,很文化
2022-06-02 -
华侨大学境内外学子迎端午品民俗
2022-06-01 -
生在五月初五,孟尝君逆袭
2022-05-27 -
湖北多举措打造“屈原IP” 激发传统文化活力
2022-05-26 -
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出圈IP”?王岸柳:需立足文脉
2022-04-28 -
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开放:继承千年文学馆旧址遗韵
2022-04-25 -
2022“阅读北京”系列文化活动启动 阎崇年首场讲座聚焦北京文脉传承
2022-04-22 -
彭铭利:工笔雕琢,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2-03-16 -
黄平苗族泥哨:乡土中的匠心传承
2021-12-10 -
黄平苗族泥哨:乡土中的匠心传承
2021-12-09 -
这些文化瑰宝,怎样从“网红打卡地”变成“文明教科书”?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