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经济观察)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从过去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得到了有力回答。但专家指出,中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牢固,耕地就那么多,潜力就那么大,紧平衡仍然是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特别是,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当前,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国土三调”结果显示,2019年底,中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中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质量不高,超过一半的耕地靠天收。从“国土二调”至“国土三调”的10年间,中国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26.5%,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也时有发生。
为了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自然资源部表示,采取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
例如:在法治建设方面,耕地保护法草案正在起草。在明确红线方面,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先行在5省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开展了“三区三线”划定试点。确立2035年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明确除6种情形外,所有现状耕地必须全部划入耕地保护红线,带位置分解下达。
面向未来,耕地保护如何加码?
自然资源部指出,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前提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必须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全面提高用地效率。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一是加快推动耕地保护法等立法进程。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耕地年度“进出平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禁止性规定等要求和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
二是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好“两个平衡”。一方面,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紧盯补充耕地真实性,完善新增耕地质量验收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另一方面,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稳妥实施耕地“进出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
三是采取革命性措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例如:全面修订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生成阶段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推动在项目生成阶段或项目可研过程中,严格开展专门评价,促进新上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节约集约用地先进水平。
四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落实“大棚房”问题清查整治长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卫片执法、挂牌督办、公开通报等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及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向社会释放严守耕地红线、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五是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行党政同责。推进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运用,对完成保护目标、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保护目标的实行补偿性惩罚。层层压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行刚性指标考核,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完) 【编辑:田博群】
-
电视剧《天下同心》开机 讲述统一战线历史故事
2022-06-26 -
走近中国戏曲共促海外传播 “中国戏曲在海外”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2-06-26 -
东西问 | 莫关耀:中国为何积极参与和推动禁毒国际合作?
2022-06-26 -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中期成果特展在扬州开展
2022-06-26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为什么美国应率先迈出对华战略缓和的第一步?
2022-06-25 -
东西问丨奥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体育交流
2022-06-25 -
世界男排联赛:中国队1:3不敌阿根廷队
2022-06-25 -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京亮相 带观众纵览50万年历史画卷
2022-06-25 -
《中国印刷史新论》:重新解析印刷史
2022-06-24 -
画家与诗人 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雅集
2022-06-24 -
装备花费人均近7000元,发一条露营朋友圈有多烧钱?
2022-06-24 -
央行: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
2022-06-24 -
中国文联辟谣:“中国美协、书协脱离行政”系虚假信息
2022-06-23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迎来全国巡演百场 拟拍高清影像及电影版
2022-06-23 -
传播中华文化,海外侨胞探新路
2022-06-23